《文化之旅》是余的第壹部散文集。文集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壹是歷史文化隨筆,散論探討文化;另壹部分是回憶散文。
書中有37篇文章。分別是道觀寶塔、莫高窟、陽關雪、沙園隱泉、留侯寺、白蓮洞、都江堰、洞庭壹隅、廬山、貴池儺、青雲譜風景名勝區隨想、白發蘇州、江南小鎮、孤獨天柱山、雨天。詩之雨,祭筆墨,憂藏書,臘梅臘梅,居龍華,三十年之重,遊子,中國情結,這裏真的很安靜。
道教塔
在莫高窟的門外,有壹條河。河對岸有壹片空地,幾座佛塔高高低低地建著。塔是圓形的,看起來像壹個葫蘆,它塗有白色。從幾座塔的倒塌來看,塔的中央豎立著壹根木樁,周圍是黃泥,底座是青磚砌成的。莫高窟的和尚,方丈,從來都不富裕,從這裏也可以證明。夕陽西下,北風勁吹,這個破敗的塔群更顯淒涼。有壹座塔,因為是最近建的,保存的比較好。塔上有題詞。看的時候突然很驚訝。它的主人竟然是的那個王!歷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莫高窟
莫高窟對面是三維山。《山海經》記載“舜三危追三苗”。可見是華夏文明的早期壁壘,與神話劃清界限為時尚早。那場仗怎麽打,現在很難想象,但中原的浩浩蕩蕩的軍隊應該來過。當時整個地球人煙稀少,馬蹄聲顯得空曠而響亮。讓這樣壹座三危之山做莫高窟的倒影墻,人力所不能及,只能靠大自然的安排。公元366年,壹個和尚來到這裏。他的名字叫樂尊,他清心寡欲,不愛說話,手拿壹把張西,在田野間遊走。這裏已經是晚上了,他想找個地方住下。在峰頂環顧四周,突然看到壹個奇特的景象:三座險要的山金光閃閃,高聳入雲,像壹千尊佛在跳舞。是晚霞嗎?不是,晚霞在西邊,對應的是三圍山的金光。三個危險金光之謎有很多解釋,我不想在這裏討論。反正當時的樂尊和尚壹瞬間很激動。他呆若木雞地站著,眼前金光燃燒,身後是五顏六色的晚霞。他全身通紅,手裏的張西變得晶瑩透明。他怔怔地站著,天地間沒有聲音,只有溢出的光和顏色的影子。他意識到了什麽,把張西放在地上,莊嚴地跪了下來。清音發誓從此要被廣泛施舍,並在這裏建造壹個石窟,使之成為真正的聖地。和尚發完願,兩邊的火焰都黑了,暮色壓在遼闊的沙原上。很快,樂尊和尚的第壹個石窟開工了。在化緣之時,他廣泛宣傳自己的奇遇,遠近信眾紛紛來景區朝拜。隨著年齡的增長,新的洞穴被挖掘出來。從王公到平民,他們自己建房或合資,他們所有的信仰和祈禱都被鑿進了這個陡坡。從此,這座山的歷史就離不開匠人斧頭的叮當聲。
文化之旅中的比較藝術欣賞
作為文化學者和散文作家,余先生將學者的深邃與作家的輝煌融為壹體,以獨特的見解使自己的情感徜徉於“人文山水”之中,使自己的哲學感悟充滿睿智之光。因此,他的“文化之旅”也構成了中國當代文學壹道獨特的風景。翻開書,就是濃郁芬芳的文化氣息。作家站在時代的高度,用批判的眼光感知世界,認識人類自身,從而使作品顯示出非凡的魅力。對比藝術的應用不能不起到推波助瀾、烘托渲染的強大作用。首先,對比的運用顯示了作家機智的文化洞察力。散文是抒情藝術,這不能不與作者的主體意識有關。它不僅表達了客觀世界,而且關註了作者的自我情感和主觀精神世界。每壹部散文作品都是作者人格的張揚,是學識、精神、情操最真實、最具體的展示。在《文化之旅》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作家遍布祖國大地的足跡,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余先生的主體精神的揭示,以及他對祖國超人的文化感悟,常常給人以啟發和震撼,使讀者不得不佩服作家的獨到見解。以都江堰第壹部分為例。在這壹部分,作者將長城和都江堰進行了美麗的對比。在比較之前,余是別出心裁的。他沒有貶低長城,而是把它捧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個悲慘的國家用人力在荒山和沙漠之間築起了壹道萬裏屏障."長城已經不能用地理來定義了。它不僅屬於中國,也是世界文明的象征。都說長城“為我們生活的星球留下了壹種人類意誌力的驕傲”,古老的長城也是歷史的見證。中華民族所有的屈辱和苦難,成就和輝煌,都歷歷在目。沒有長城,哪裏能找到這麽公正正直的證人?先贊後比是比較困難的,但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作家的機敏才華、獨特感悟和過人功力。看他不慌不忙地給出壹個“但是”,就引出了下面這個非同壹般的對比。首先,時間上比較壹下。“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長城的幾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壹項偉大的工程”,這與下面的文章“經過記錄檢查,長城仍然是它的繼承者”相呼應。生動地證實了都江堰在長城前面。其次,從規模對比來看。“長城雄偉”,都江堰“造福千年”,“長城占廣闊空間”,都江堰“占久遠”。兩者不相上下。第三,從社會功能上對比。長城“荒廢已久”,都江堰“仍在為無數人輸送幹凈的水”,讓“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為天府之國。”並“冷靜地”為我們這個“遭遇重大災難”的民族提供庇護和支持。這樣才能“諸葛亮劉備大才”,“李白杜甫陸遊四川事業輝煌”,“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有壹個相對穩定的大後方”。都江堰其實是在“永久灌溉中華民族”。立下汗馬功勞、流芳百世的都江堰,是否比得上長城?最後,比較意義和價值。都江堰是壹個“精細滲透、逐步延伸”的文明,“智慧生活”。它“卑微在壹角”,“從不炫耀,不求回報”,有著鄉村母親的胸懷。半是炫耀半是膽怯的長城,擺出壹副“僵硬的雕塑”等待人們去修復。都江堰,壹個只知道奉獻,不知道索取的活生生的流動的精神,長城,能比嗎?長城和都江堰是中國兩個著名的項目,原本就沒有人氣和光環。然而,作家卓越的文化感知力和反復的比較,使都江堰展現了其古老而年輕的英雄和浪漫的本性。其實《文化之旅》裏每壹篇精致的隨筆都有這樣的情懷,比如洞庭湖的貶官文化,莫高窟裏神聖而神秘的細節,貴州儺中引人入勝的儺祭和儺戲,等等。即使是常見的夜雨,在作家的筆下也表現出了巨大的寓意和無窮的魅力。(見《文化之旅詩意夜雨》)兩種對比手法的運用,表現了作家鮮明的情感體驗。讀者在閱讀散文時,不僅可以看到作家的文化情懷,還可以通過作品看到作家的情感體驗。這種對比在書中並不少見。把藏書家範欽和他的侄子範大徹與書法家馮芳相比較,可以看出對範欽由衷的欽佩和驚嘆。《西湖夢》圍繞生命主題有壹個美的對比:“蘇東坡把美化為詩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托在梅花和白鶴上,蘇小小壹直把美貼在自己的生命上”,作家對三位古人的由衷贊美在這裏流淌。在《中國情結》中,能叫得出名字和叫不出名字的炎黃子孫的描寫,都充滿了作家滿滿的真摯的愛和敬意。《道觀樓》通過對比呈現給讀者更多的情感體驗,應該是對國恥歷史的嘆息,對祖國燦爛文化被毀的深切悲哀。我們還是回頭看看5月26日淩晨,1900。當負責莫高窟的道士王早起清理積沙時,突然發現壹個裝滿財寶的洞。當時中國的官員是如何對待這些稀世珍寶的?”道士王拿起幾個卷軸,順便送給了縣令,這東西妙不可言。縣長稍微稱了壹下重量。甘肅學臺、金石學學者葉建議範臺將文物運到省城保管,但運費不低,官僚猶豫不決。”當“茶香”在中國官員的客廳裏,“來自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學家、冒險家,不遠萬裏,在風中露宿,來到敦煌。他們願意賣掉所有的財產來支付走私壹兩件文物回來的費用。他們願意吃苦,願意冒著被埋在沙漠裏的危險,甚至做好挨打、被打死的準備,來到這個新開的山洞。”精明的外國人急切地尋找這些珍貴的財富,而中國官員完全忽視它們,未能形成壹個最基本的保護網。所以,“壹個盒子,另壹個盒子。壹輛大車,另壹輛大車,都打包好綁好了。嘿,壹隊車隊要出發了。”"...去倫敦,去巴黎,去彼得堡,去東京。”更可恨的是那該死的“王道長頻頻點頭,深深鞠躬,送了壹程。”強烈的對比產生了震撼的藝術力量。不僅僅是讀者,稍微有點良心的中國人都會憤怒。余先生寫到這裏,當然是義憤填膺,怒不可遏。他痛心疾首,義憤填膺:“中國壹個大國,比不過幾卷經書。”但事實已經發生了,編劇無可奈何,只能哀嘆:“我討厭。”“我討厭”,三個字孤零零地立著,穿透了紙的背面。作家討厭什麽?我恨王道士為了幾個銀元送人財寶,恨中國官員目光短淺,恨外國冒險家廉價掠奪中國財寶,恨他們沒有早幾百年出生...雖然編劇討厭的內容,並不直接寫出來,但是編劇鮮明的個人愛恨情仇,讀者是可以看得透徹的。這就是對比藝術的效果。
關於“文化之旅”的思考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到處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的文化是太平洋,那麽余就是壹個航海家,而我只能勉強算是他的小跟隨者。壹路走來,於帶領我走遍全國,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思考中國文化的發展。與陳景潤不同,他的探索之旅是飛翔的,從山腳到山頂,從江南到更遠的地方。在第壹站,我們來到了托斯卡納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了;經過仔細探索,我意識到它有很大的神秘,但也是壹種恥辱。道塔本是壹個普普通通的佛門場所,但當道士王挖了壹個長生洞後,它就不普通了。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愛的“公主”。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中國古文物在諂媚的官場中被利用,其清白逐漸被抹黑。更糟糕的是,外國友人不禮貌,王道士傻笑,中國古代文物壹車壹車安全運出境,王道士問候外國友人。唉!心碎!經歷了這樣壹段尷尬的旅程,我想得更多,收獲也更多。我們再坐船去三峽,離開道觀塔去找李白和劉備。也許正是為了這兩條幹流,三峽等在日夜奮戰。現在,隨著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成,中國人民逐漸滿足了自己的能源需求,這壹切都歸功於三峽。無論如何,三峽蘊含著無窮的能量和智慧。旅行不是太辛苦,只是思想上有點起伏。對文化的追求和探索是無止境的,因為生活也是壹個無止境的邊界。就像智者說的“妳有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妳花了多少錢”。同樣,妳的頭腦有多聰明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妳有多少有意義的想法。好點子多了,人就有錢了。無論是春秋,還是悲喜,最後都要閉上眼睛,回歸歷史的冷漠和理性的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