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誰對辛棄疾的文學創作影響最大?

誰對辛棄疾的文學創作影響最大?

辛詞繼承了蘇軾豪放的詞風和南宋初愛國詞人的戰鬥傳統,進壹步開拓了詞的境界,拓展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了無事無心的地步。它還創造性地綜合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多種文學形式的優點,豐富了詞的表現形式,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辛詞豪放,但兼收並蓄,沈郁,明快,勵誌,嫵媚。他善於運用具象的手法和奇特的想象,賦予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以情感和性格,並寄予壹些希望。他還善於吸收民間口語,尤其善於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的詩詞句子,經常稍加改造,創造新意。但有些作品因為典故和論據太多,晦澀沈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言慷慨而狂傲,為樂師之突然變調,能脫穎而出。”吳的《蓮子詩》說:辛稼軒獨用詩,不論古今,顯示其筆法深厚,如論、孟、詩序、左氏春秋、南國、離騷、史書、韓、世說、玄學、李、杜甫。"

辛棄疾是“我壹生的驕傲。”因正直而自負,因成就而自信”(《範凱稼軒序》)。他和陸遊壹樣,是南渡後堅持恢復北伐的代表人物。他也可以用民本思想看待北伐事業。他說:“復辟只是為了祖宗,為了國家,為了人民。這也說明了主和天下賢明勇敢的人也是私的!”(《九議》)他還能以壹個軍事家的眼光,根據雙方的實際情況,提出禦敵救國三原則:“壹日不可操之過急,二日宜先審,三日可敗。”(《九議》)

辛棄疾雖然沒有留下系統明確的文學主張,但從壹些文字中可以看出他的壹些文學傾向。他說,“今天和過去有成千上萬的仇恨。我們應該分手嗎?江頭不是風暴,地球上也沒有它難走的地方。”(Partridge Sky)表明他既重視文學作品的情感作用,又強調文學要反映有意義的社會內容。他還說:“詩在慘淡經營”(《鷓鴣天》),“詩有生命,日月有新職。”(水調頭)表明他主張嚴肅的寫作態度。他還說:“我對漂亮感興趣,但我無意聰明。”(《臨江仙》)說明他特別推崇豪放的風格。他也深深佩服陶淵明沈默中的狂妄。這種審美趣味也直接影響了他的詞風。

辛詞的內容比蘇詞更為寬泛,真正達到了“無物無意可說”的地步(劉熙載《藝、詞、曲略》)。

所以用愛國的話來說,特別值得關註的是那些表達自我體驗、自我形象、自我感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