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為喜,愁為樂。”當詩人喝酒時,他們總是帶著目的喝酒。要麽消磨時間,要麽解憂,要麽勵誌,歷史上的“竹林七賢”在竹林下幹什麽,就是喝酒。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詩詞很多,其中與酒有關的詩詞更是數不勝數。那麽,有哪些詩人以好酒聞名?甚至喝酒?詩人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哪些名酒?
妳需要了解古代的酒。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說幾個妳應該知道的關於古酒的事情。
古代詩人真的喝很多嗎?
翻翻古代詩人的作品,如果寫喝酒往往是狂飲,那永遠是奮起、搏殺、迎客、投石,仿佛每個愛酒的詩人都練過段譽、喬峰喝酒時用過的六脈神劍。比如李白在《江夏贈魏南陵冰》詩中寫道“憂時飲兩千石,憂時飲兩千石。壹石幾乎等於壹百公斤。估計喝兩千石六脈神劍的手指就廢了。不光李白,神仙也喝不了這麽多。
其實這種說法只是文人的誇張。如宋末元初詩人黃庚寫道“飲千石,醉三百年”。他比李白還謙虛,只喝了他的壹半。有人說,就算李白在吹牛,陳後主“天天和孩子喝壹塊石頭”永遠是真的,酒量壹定很好。其實也不完全對。如果妳能喝十瓶啤酒,穿越回古代,妳也是個好酒徒。這主要是因為古代釀酒技術不達標,古代釀的酒比較稀,度數不高。翻看詩人的作品,能喝壹石多的詩人基本都是唐以前的,大部分只能用唐以後的“鬥”來衡量,這和釀酒技術有很大關系。北宋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孟茜碧潭》壹書中解釋說,漢人喝壹石酒不會醉。他用自己的釀酒方法做了壹個考證。以漢代的釀酒技術,釀出來的酒只能嘗出壹點點酒味,所以無論喝多少都不會醉。漢代的壹升酒除了度數低,今天其實也就200毫升左右,到了唐代也才600毫升。度數低,往往要喝很久。所以李白“過鬥不亂”也就不足為奇了。
古代的酒才10塊錢壹斤?
古酒貴嗎?不貴。按照筆者的計算,古代的精品酒,用現代的貨幣來說也就10塊錢壹斤左右,當然不貴。這並不是作者無中生有。杜甫在《迫遊》中說“壹桶酒正好有三百銅錢,要趕緊賣掉。”據他說,在他那個年代,壹桶酒差不多300塊錢。有人想說,但李白也寫了壹句,“純酒成本,為金杯,壹萬銅錢壹酒壺,玉盤珍恥壹萬塊錢。”真的嗎?李白和杜甫在同壹個時代,為什麽?
李白這裏,壹桶是1000元?
李白的“爭壹萬”其實是誇張,王維也用了同樣的詞。王維的《童子行》中寫道“新豐鬥萬酒,鹹陽多年遊俠。“《戰鬥1000》其實很經典。這個典故就是三國詩人曹植在《名都》中描寫洛陽宴飲時所說的:“回宴君好,酒打壹千。”“鬥壹千”是說酒貴,不是真的鬥壹千。那麽杜甫“三百元壹桶”的說法靠譜嗎?可靠。據唐書《食貨錄》記載:“德宗建中三年禁,設市釀酒,迎賓值三千。“按照唐朝的度量衡,壹根棍子就是十鬥,壹鬥就是三百塊錢。換算下來,壹斤就是十塊錢。杜甫、李白等人都是愛酒之人,壹定不會喝壹般的酒,所以說古代的好酒便宜也是有道理的。
中國早在周朝就禁酒了?
中國是最早發明酒精的國家,也是最早禁酒的國家。早在夏朝,古人就開始用刑法懲罰那些因為飲酒過度而玩忽職守的官員。到了周朝,周公特意命令弟弟康舒,向所轄之地的所有臣民宣布禁酒。這是史書上現存的酒酒,也是我國第壹部專門禁止飲酒的法律。“酒酒”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壹、只有祭祀才能飲酒;第二,喝酒不要喝醉;第三,要減少釀酒,愛護食物。最後,《九子》還告誡幸存者和商朝人民,要愛護糧食,不要飲酒。隨便聚眾喝酒的,壹旦被抓就打死。
周朝的禁酒令壹開始確實有壹些作用,但很快就放松了。尤其是周穆王之後,歷代皇帝都縱情聲色。漢初,蕭何也曾頒布過禁止群酒的法令,“無故三人以上群酒,罰四兩”。到了三國,劉備、曹操等人都禁酒了。三國名將呂布也是因為禁酒令淪為階下囚。據說呂布攻陷邳城後,被曹操包圍。為了不讓下屬喝酒,他特地下達了“禁酒令”。呂布有個將軍叫侯成。他率先找到了戰爭中丟失的馬匹,為了慶祝,他私下釀酒,獻給呂布。誰知呂布非但不領情,反而痛打了侯成壹頓,責怪他觸犯了禁酒法。侯成等人心生怨恨,趁呂布熟睡之際將其捆綁,然後獻城投降。呂布也因為禁酒令成了階下囚。
古代貴族日常用的酒是黃酒?
黃酒與啤酒、葡萄酒並稱為世界三大古酒,起源於中國,僅存於中國。我們經常聽到的花雕酒、狀元紅酒、女兒紅酒,其實都是黃酒。在古代貴族的日常生活中,黃酒是主要的日常酒,這壹點從《紅樓夢》中可以看出。
《紅樓夢》第三十八回,林小祥的《采菊東籬下》、吳的《諷諭》和《蟹賦》,寫的是賈府的壹次日常聚會。文中有壹段話,“黛玉放下魚竿,走到座位上,拿起自己鍋裏的黑梅花倒,又拿起壹小杯海棠的凍石芭蕉葉。丫鬟見了,知道他要喝,急忙上去倒。黛玉道:“只管吃,我自己倒。這才是有趣的地方。“說著就倒了半盞,壹看卻是黃酒。”第四十壹回《崔蕊寺梅花雪弘毅院壹母蝗被劫》寫道:“劉姥姥喝了點酒,脾氣不適合黃酒,吃了不少油膩,渴了又喝了幾碗茶,忍不住拉肚子,蹲了半天大牢。”再次,在賈的日常生活中,黃酒是主要的酒。
在民間,黃酒就是壹杯酒。郭楚王在《談膠杯酒與黃酒》中列舉了“彩陶雙杯”的原型——膠杯酒,並得出結論“根據考古資料,中國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之前就有糧食酒,這是最早的黃酒。如果上述雙壺、雙杯是原生組合杯,那麽杯中的內容物應該是黃酒的原生類型。”這些小知識妳懂嗎?
找醉鬼,已經很有名氣了。
言歸正傳,中國古代詩人以愛酒聞名。杜甫的詩有1400多首,說到喝酒就有300 * * *了。李白的詩有1050首,關於飲酒的詩有170首。白居易現存詩三千多首,其中寫酒的詩九百多首,占總數的四分之壹以上,其他寫酒的詩人比比皆是。不過我們要先說的這三位詩人,可以說是大名鼎鼎,名副其實。
詩與酒,人生,陶淵明
魏晉時期的詩人陶淵明很會喝酒,他自己也喜歡喝酒。他的作品中幾乎都有酒,還寫了《飲酒》、《戒酒》、《告酒》等詩來闡述自己對飲酒的看法。陶淵明堪稱“酒鬼”。他曾在《五六先生傳》中自我介紹“性嗜酒,窮不能恒。這個我是老了才知道的,還是買酒招的,釀酒喝酒。我喝醉了就會醉,壹直舍不得走。”整個自傳125字,關於好酒的有39個字,占三分之壹。陶淵明確實窮了壹輩子,但即使家裏沒東西吃,他還是想喝點酒。朋友給他錢,他總是用來買酒。即使政府分了田,他也打算全部種高粱,妻子再三懇求才同意壹半種高粱,壹半種水稻。
除了愛酒,陶淵明的飲酒方式和意境也是比較特別的。宋代《陶謙傳》記載,陶淵明愛飲酒。有壹年重陽節沒有酒,他就在家裏的菊花堆裏發呆。偏偏江州刺史王洪送酒給他。陶淵明二話沒說,立刻在菊花處把酒喝了,直到醉了才回去。陶淵明不懂旋律,卻收藏了壹把沒有弦的琵琶,壹高興就去撫弄。有人來壹起喝壹杯。陶淵明如果先喝醉了,就對客人說:“我困了,妳可以走了。”真性情。難怪李白在《山中與友人對談》詩中寫下這句話,改為“我醉欲睡,明朝有意抱琴。”
醉倒在井裏,他張之
唐代著名詩人何,也是個好酒徒,只有喝醉了才能寫出好詩。他張之喜歡喝酒,他喝了壹件歷史上有趣的事。有壹次,他說張之又喝醉了,騎在馬上,搖搖晃晃地回來了。由於頭暈,我在路上掉進了井裏。還好這口井是枯井,泥土很厚。何張之掉下去之後就不省人事了,他在枯井裏睡了半天。直到後來被發現,才被眾人拉起。這就是“騎馬如舟,眼花繚亂,沈入井底”的故事。
說到何對酒的喜愛,就不得不提何為李白“換酒為聖甲蟲”的故事。他很久以前就讀過李白的詩,但他從未見過李白本人。有壹次,李白進京的消息傳到了的耳朵裏。他非常興奮,迫不及待地想領略白的風采。李白壹身白衣出現在何面前,他情不自禁地誇起“多麽詩仙”來,主動提出歡迎李白。因為我遇到了我的知己,這頓飯我吃了很久,直到他張之在口袋裏摸了摸,發現他沒錢了。* * *參加宴會的朋友都表示願意為他買單,但何張之靈機壹動,想到了自己的小聖甲蟲,於是打算用它來付酒錢。李白連忙勸阻,說這小聖甲蟲是皇室按等級給的裝飾品,怎麽能換酒呢?何張之哈哈大笑,說:“每壹杯酒有壹千杯。今天,我可以和妳做朋友。聖甲蟲不算什麽,所以我用聖甲蟲付了酒錢。這就是著名的“聖甲蟲換酒”的故事。
聖李太白沈醉在詩中
李白愛酒勝過愛張之。對他來說,寫壹首好詩需要酒。他經常在街上的酒吧喝了酒後喝醉。他酒後狂妄自大,連皇帝想見他都不理他。“李白壹桶詩百篇,長眠長安酒樓。天子召而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仙。“這是杜甫《飲酒八仙歌》中對李白的評價。郭沫若在《李白與杜甫》壹文中說,李白喝醉的時候最清醒,沒喝醉的時候最糊塗,所以他的好詩大多是醉後寫的。
有壹次,李白和朋友們在長安的壹家飯館裏喝得酩酊大醉,恰逢唐玄宗的作文。他想讓李白為楊貴妃賞花寫點歌詞,於是緊急給李白打電話。李白喝得太醉了,被迫用冷水潑他的面。稍有覺悟後立即揮灑自如,不壹會兒就寫了十幾章,這就是《清平調詞》。唐玄宗非常欣賞。看李白衣服破破爛爛的,就給李白衣服穿。李白因為喝醉了無法改變,就伸出雙腳,命令強大的高力士為他脫下靴子。高力士無奈,暫時替他脫了靴,然後懷恨在心,導致李白被貶。這就是成語“力士脫靴”的典故。
對於李白來說,喝酒是他生活的全部。不管他是當官的還是隱士,有錢沒錢總要喝酒。李白在給妻子的信中自言自語道:“三百六十天,天天醉。我以前是李白的妻子,有什麽區別?”李白壹生愛酒,最終死於水中捉月。
沒別的要求了。這三個嗜酒如命。
這三位詩人不僅喜歡喝酒,還喜歡寫酒。但是,歷史上還是有很多大詩人是真的嗜酒如命的。他們愛酒愛到壹定程度,有些動作真的很不可思議。
阮籍,願為好酒做芝麻官
比如阮籍,他也是魏晉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壹。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而他之所以會當步兵隊長,據說是因為步兵隊長藏了很多好酒。眾所周知,阮籍愛酒。有壹次,司馬昭想請阮籍幫他的兒子提親。由於與司馬師政治不合,阮籍實在不想去。但由於司馬的勢力,直接拒絕恐怕會死,所以醉了六十天,讓司馬昭灰心喪氣。唐代大詩人杜牧也喜歡喝酒。據說他喝醉後,常常壹睡就是十幾天,有時甚至“中止慶典,多邀人,也廢之”。阮籍能躺六十天,能喝多少!
阮籍還有個賣酒的鄰居。商店裏的那個女人非常漂亮。阮籍經常和別人去喝酒,喝完就醉。歷史記載他喝醉後直接睡在那個女人旁邊。還有壹次,阮籍的母親去世了。有人告訴他的時候,他正在和別人下棋。聽完之後,他好像沒聽見。直到勝負已定,喝酒是兩個打架,他才嚎啕大哭。愛酒愛到這種程度就夠了。
劉玲,對天發誓喝酒。
與阮籍並稱為“竹林七賢”的,曾有壹首古詩《北邙客舍》,被稱為“醉侯”。光看這個標題就能知道這個人離不開酒。事實也是如此。劉玲對酒精上癮,甚至到了她把生命都獻給酒精的地步。據說劉玲坐車出門,不僅經常帶酒,還會叫壹個人拿著鏟子跟著她,還說如果喝醉了就就地埋了。這個典故自此被學者沿用。
因為劉玲在酒上花了太多的錢,他的妻子打碎了家裏所有的酒壺和酒杯。既然所有的飲酒用具都沒了,劉玲只好騙妻子說自己想戒酒,而且已經酗酒很久了,無法通過意誌控制自己,只好向祖先發誓克制自己。他老婆壹聽,覺得挺有道理,就高高興興地給他準備了酒肉香案。壹切準備就緒後,劉玲告訴她的祖先,她嗜酒如命,壹輩子都離不開酒。如果她壹天不喝,她會覺得不舒服。他不但完全不提禁欲,反而把香案上的酒肉壹掃而光,然後繼續昏迷不醒。這件事在《晉書·劉玲傳》中有記載。
此外,劉玲經常在酒後做出瘋狂的舉動。據說,當劉玲喝完酒高興的時候,她喜歡脫光衣服躺在家裏的床上,或者蹦蹦跳跳。這對現代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麽,但在古代,凡事都得有禮貌。有壹次,有人突然來訪,看到他沒穿衣服。劉玲不僅不覺得丟臉,反而對來訪者說:這壹天是我的外衣,我的房間是我的褲子。妳怎麽鉆進我褲襠的?教人哭笑不得。
孔融,反曹操禁軍被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的孔融,也是個酒鬼。他喜歡喝酒,家裏經常是賓客盈門。”《後漢書·孔融傳》寫道,“坐客,不可飲空瓶。“對他來說,生活基本上是完整的,有酒有朋友。孔融和曹操在同壹個時代,兩人之間有很多過節,最終導致被曹操害了。為了防止酒精危害,節約糧食,曹操在建安十二年頒布了禁酒令。就像殺了孔融壹樣,於是兩次給曹操寫信,說明飲酒的好處和禁酒的壞處。曹操還給孔融寫了壹封信,鼓吹他的禁酒決定,並列舉了古代人因飲酒而亡國的故事。孔融愛酒,又是大文豪,所以他收到信後給曹操寫信,說“自古以來,不能沒有酒,大男子國靠酒”。他甚至列舉了紂王因愛妲己而死於世,紂王因酒而死於世的例子,就像曹操說的那樣,並反問曹操,如果禁酒是對的,是不是應該禁止天下所有人結婚?
孔融和曹操反目,曹操去漢獻帝那裏告狀,導致孔融被棄。後來曹操擔心孔融的言論會威脅到他的統治,於是決定殺了孔融。他秘密指示他人寫信彈劾孔融,稱孔融“招降追隨者,欲行違逆”,“粗暴違法,應受嚴懲”。所以孔融被殺,是名副其實的愛酒。
古代名酒,或香或醇,都在詩中。
講了這麽多詩人愛酒的故事,他們的作品中有哪些名酒?
經常出現?有什麽酒值得穿越回去嘗試?
蠟酒大概是古詩中提到的最有名的酒了。臘酒是指臘月釀的酒,臘月釀,春天喝。雖然酒的外觀有點渾濁,但喝起來很醇厚。陸遊在《遊山西村》中寫道“莫笑農家酒酒,好年景留足雞豚。”岑參在《送韋思回鄉》中寫道“酒未盡,春衣縫。”杜牧《Xi春》“即使醉了,也會壹起品蠟酒。”仿佛,喝完酒,就要惜春。
廉所著《尊生八記》詳細記載了陳酒的釀造方法。“糯米二石,水酵母二百斤,白曲四十斤,酸米兩鬥,或大米兩鬥,用於發酵,濃而辣。蠟煮時,湯裏放兩個大眼筐,酒瓶隨湯壹起滾出來。”《葡萄酒經典》上傳:“甕中捧冬醪。都說冬月釀酒快,好喝。”相傳陶淵明於某年臘月來到武陵,漁人以桃園瓊夜招待。沒想到,陶淵明酒後靈機壹動,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桃花源記》。
桑葚酒在古詩中與臘酒齊名。杜甫“坐下開桑葚酒支菊花。”劉語熙,“這壹年不知道和誰在壹起。”桑葚是壹個時間概念,通常指農歷的九月和十月。後來逐漸成為壹種酒的名稱。在《齊·姚敏書》中,談到小米酒的制作方法時,說:“桑葚十月落,初凍收水,釀酒者最佳。”意思是桑葉落了,就拿井裏的水來釀酒,釀出來的酒有獨特的風味。北魏李道元寫《水經註·四河》:(河東縣)人有壹姓劉多,擅釀集河,得香酒,為懸食枯枝之年,排在桑落之時,故酒有其名。”
桑葚酒早已成為達官貴人心中的好酒。王嶽《舒威汝南傳》說,北魏“清河王為元叉所害,喜而無怨,以桑酒待之,盡其所能。”到了唐代,桑葚酒成為宮廷用酒,《舊唐書·正史》記載:“凡應入者,提供春暴、秋清、雍雍、桑葚等酒。”唐代詩人郎世遠在《送桑葚酒到李元洲》詩中寫道:“(桑葚酒)色比瓊漿更嫩,其香猶帶露春。壹萬擔壹桶,送到遠方給瀟湘故人。”可見桑葚酒的珍貴。
新豐酒是唐代長安新豐出產的名酒,經常出現在古詩中,李白、王維、王昌齡等人都有提及。有酒仙之稱的李白更愛新豐酒。他在《陽叛》中寫道“妳唱陽叛,我勸新豐酒。最重要的人是什麽,五體百門柳。”後來他在《妓金陵贈魯詩六四》中寫道“新豐酒在南方,東山小妓歌。如果妳對君君不滿意,妳能做什麽?”王維甚至寫出了千古名句“新豐酒鬥壹千,鹹陽遊俠多年,遇忠為君飲,是高馬。”
新豐酒不僅僅在唐代出名,其實早在南北朝時期,新豐酒就名揚天下了。梁元帝曾寫道:“嘗新豐酒,遠勸陽臺人。”喝了新豐酒,他形容自己是陽臺仙境。唐朝以後,宋元明清的人寫的詩還是很多的。南宋陸遊《入蜀書》曰:“長安新豐,名酒。"元代宋元刻骨銘心寫道:"歲月易老,人世無盡,春事苦匆匆。寫壹首關於毒品市場的詩,在新豐賣酒,更是難上加難。“新豐酒的味道和顏色怎麽樣?唐代詩人褚光熙的《信風大師》說它“北國香花滿,光彩照人。“就是說酒香馥郁,內含‘北花’,色如‘南軒竹’。更有意思的是,歷史上有名的酒鬼楊貴妃,可能就是因為喝了李白推薦的新豐酒而成為傳奇故事的。
“故鄉* * *酌金菊酒,萬裏愁鴻雁天。今登高酒裏,金菊香滿手。”臘月有臘酒,桑園有桑葚酒,秋天有菊花酒。菊花酒,古稱長壽酒,清涼甘甜。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已經了解到菊花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了壹個故事,講的是河南南陽山的壹戶人家,因為喝了甘谷的水而長壽,甘谷的水開滿了菊花。蘇軾認為菊花的花、葉、根都是“長生藥”。唐代著名詩人郭震在《子夜四時六首》中提到“惡山茱萸之囊當毀,以延菊酒。”也說明了菊花酒的長壽功能。
菊花酒通常在重陽節喝。蘇轍在《子瞻元明二韻飲酒詩二十首》中提到“清秋九日近,可得菊花酒。”重陽節喝菊花酒逐漸成為中國的壹種民俗。釀造菊花酒,在重陽節,要把剛開的菊花和壹點綠色的枝葉采集起來,和要釀造的糧食混合在壹起,然後壹起用來釀酒,可以喝到第二年的九月九日。
與菊花酒類似,還有壹種名酒叫菖蒲酒,是由菖蒲經煎煮、釀造或浸泡而成。由於原料菖蒲十分珍貴,這種酒歷代都列為禦酒。南宋詩人韓濂在《浣溪沙》(徐夔生於朝)中指出這種酒的功效,“留壹杯菖蒲酒。”今天的壽宴是和龔壹起舉行的。“據說明代在‘端陽節’上,皇帝不僅自己喝,還要送給宮中官員壹起品嘗,並穿上‘五毒艾步子蟒衣’,舉行盛大的飲酒儀式。歐陽修在《漁父的驕傲,五月劉樺妖嬈烘焙》中寫道“該是沐浴蘭花的時候了。菖蒲酒美麗清澈。葉子裏的黃立偶爾會得。還是很尷尬。等夢碎紗窗。"
吳城酒始於秦朝。據明代宋磊《西五裏語》記載,秦代湖州地區有著名的釀酒師吳士和石成。“人人善釀酒,姓武城縣。”這種酒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都很有名。初唐詩人李賀在《舞》的歌詞裏寫了壹句話,“若以武城酒下蹲,勸妳長命百歲。”。羅隱《武城》“壹瓶酒仍是武城酒,須以霜為恥”。楊士禛《兩憶江南舊遊》:“金雞醉吳城酒,鶴舟唱蟹爪。”秦頌少遊有詩說:“薄茶方便五成酒,短舟聊滿車。”意思是沒有酒的時候把茶當酒喝。當妳嘴裏喝著茶,心裏感受著酒的味道。此酒為武城酒,可見其久負盛名。
若夏酒產於長興縣下若鄉若溪北岸。據南朝梁代古所作《輿地記》記載,長興縣城南有壹條溪,兩岸箭矢豐富,故名若溪。“在南岸,它上升,而在北岸,它下降;二若,村名。村裏人把水取下來釀酒,比雲陽更醇厚,俗稱下酒。”飲酒,又稱飲酒,是三國時期吳棟的名酒。
詩人劉禹錫有詩說:“駱駝橋邊風吹,鸚鵡杯裏春來。”可見這種酒在當時是相當有名的。詩人白居易更喜歡這種酒。《邀客送春泛舟湖上》中,“新開兩瓶酒,新教壹曲。”以及“錢湖州以酒飲酒,李蘇州以酒飲五(酉)”、“忘憂寄江城酒友。”他們都曾提起過,也曾在酒席上賦詩,說“平氏起司酒,水鰱松江鱸。”把糯米放在酒裏,松江鱸魚當好酒。
詩人喝酒,但尋求喝醉。符頭酒是古詩中經常提到的名酒,很容易讓人醉。
舉著頭酒,光看名字就讓人忍不住大呼“牛逼”。杜牧在《五絕醉題》中寫道“醉頭不起,三丈尚高。”在賀鑄的《南鄉子》中說“易醉助頭,難遇對手。”李清照的《念奴嬌·窪院》甚至說“詩意而清醒,是壹種閑適的味道。”
壹般用頭托著喝酒的時間是早上,所以用頭托著喝酒也叫“早飲”、“晨飲”。白居易曾以“托著頭喝壹杯,睡壹覺”的詩句來表達他喝了酒的感受。在《醉歌行》這首詩裏,他寫道:“鐘末始後,當我心未醒。淩風朗詠聽人言,觀雪閑。”喝了毛酒,閑情逸致,李清照借著喝酒寫下了“危言聳聽”。
除了上面說的酒,其實還有很多名酒,比如宋老酒、青田酒、東陽酒、紅曲酒等等。詩人和酒,即使再過壹千年,依然相互依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