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結合所學詩歌談重疊的修辭作用。

結合所學詩歌談重疊的修辭作用。

在古典詩詞中,尤其是民歌中,有很多使用重疊的地方。比如著名的《詩經》第壹篇第壹句,就用了疊字“關關”。再比如北朝著名民歌《木蘭詩》的第壹句,也是以疊字開頭。例如,在19首古詩中,“再走壹遍”、“青青河邊的草”、“青青陵上的柏樹”、“冉冉的孤竹”、“牽牛花”、“明月幾時有”都是疊字。疊字經常出現在三國時期文人的詩詞中,如曹操的《好難》(《行寒》);曹植《軟條在冉冉,落葉歸根》(《美人》);曹丕的《哭泣》、《流浪小鹿》(《短歌》)和《長秋夜長,猛北風涼》(《雜詩》);陶淵明的《西領德,易》(《勸農》),的《夏蘭》,劉的《臨摹古詩九首》)。當詩歌的格律形式正式形成並越來越嚴格的時候,很多詩歌仍然使用疊字的形式,比如杜甫的“北風響,冷雨淅淅瀝瀝”(《四雨》)“樹葉像瀑布的浪花壹樣往下掉,而我看長河總是滾滾向前”(《上山》)等等。

同壹個詞為什麽要在詩歌中反復使用?使用重疊有什麽好處?我認為好處至少有以下幾點:

可以增加詩歌的節奏和修辭。如《壹路牛郎星》:

遙遠的牽牛星,嬌嬌河漢女。巧手,做壹臺織布機。終日無章,淚如雨下。河水清與淺,相差多少!水與水之間,脈脈無言。

這首詩寫的是壹個牛郎和壹個織女,全詩感傷感人。《壹* *》壹詩使用了六個疊字,讀起來自然流暢,增加了詩歌的節奏美和修辭美。能更形象生動地描繪自然景物,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讓我們從王維的詩“壹只白鷺飛過寧靜的濕地,芒果鳥在盛夏的樹上歌唱”(“在我的長雨後輞川小屋”)。古人對這兩首詩引起了激烈的爭論。很多人認為這是王維抄襲李的詩。不同的是,“沙漠”和“殷茵”這兩個詞被添加到這兩個句子中。明代的胡應麟不同意這種說法。他說:王維生活在盛唐,李生活在中唐。前人怎麽能抄後人的詩?胡應麟的說法有道理,於是有些得意地說:“賴茅千年冤冤相報。有精神就要呼氣。”值得註意的是,大家都認為“沙漠”和“殷茵”這兩個疊字用得很好。就連自認為抄襲了李嘉佑詩歌的人,也認為這兩個重疊的詞“加”得很好。比如謝榛說:“加上這四個字,郝建就不壹樣了”2;葉夢得說:“這兩句都加了‘莫尹默音’二字,是壹種奇妙的觸見自身的美。比如李光弼給郭子儀軍下命令,幾次妙不可言。”③在這兩首詩中,“沙漠”是用來形容稻田的廣泛分布和遼闊。“殷瑛”指的是陰暗陰郁的夏日樹林。當這兩個重疊的詞被使用時,稻田和夏季樹木的特定天氣被生動地展示出來。

劉勰高度評價疊字在描寫自然景物中的作用。他曾以《詩經》為例加以說明,說:“'燃'桃李鮮,'伊壹'似柳,'蜿蜒'似日頭之姿,'纏綿'似雨雪,'咿呀'驅走黃鳥之聲”,並想:“雖經千年復議,何時易取?”也就是說,即使考慮壹千年,也很難換成比這些重疊詞更合適的詞。

在詩歌中,情感和風景常常融合在壹起。重疊正好有助於詩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摘了卷耳,做個筐都不夠,我懷孕了就去(《卷耳》第壹章)。意思是壹個女孩在摘卷耳的時候,思念遠方的丈夫。她本可以很快裝滿籃子,但她沒裝滿很長時間。最後,她幹脆把籃子放在路上,不再撿了。這是為什麽呢?因為思念遠方的丈夫,她沒有心思去蜷起耳朵。短短幾句話,既寫了風景,也寫了人物的內心感受。再比如《周南》:

挑來挑去,挑來挑去。挑挑揀揀,有細字。

看壹看,長話短說。挑挑揀揀,用細字抹平。

挑了又挑,蒲閆希會撿起來。挑挑揀揀,溥閆希會稱贊它。

這首詩每句話前都用了疊字,全詩展現了女性在工作中的幸福景象。讀這首詩,讓我們仿佛看到了美麗的勞動場景,聽到了勞動婦女歡樂的歌聲。正如方雨潤所說,“我聽了這首詩,聽了田家的女人。平原曠野,晴日群歌相答,余音繞梁。如果很遠,它突然停下來繼續。不知其情為何動,神為何寬。”⑤這首詩真的很形象,很生動,很精彩。

重疊可以更深刻地表達詩歌中的思想感情。重疊不僅在詩歌形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詩歌內容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加深詩歌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北朝傳唱的《木蘭詩》壹曲的開頭,“唧唧答唧唧,木蘭織為戶。”唧唧又是壹聲嘆息。木蘭為什麽嘆氣?因為她“昨晚看了軍哨”,軍哨“有主之名”,政府要招她父親當兵。因此,以“唧唧”二字開頭,既是音韻修辭的需要,也是展現故事情節、深化思想內容的需要。這壹聲嘆息壹下子暴露了矛盾,拉開了詩的情節序幕,展現了木蘭作為父親參軍的最初情感狀態,豐富了詩的氛圍。所以“唧唧”的疊字對全詩的思想內容和情節發展是很有用的。使用重疊有很多好處,但是用好重疊並不容易。顧曾說,疊字是詩歌中最難用的。魏詩的話“江流滿水,北流生,花老花長,藤姜惡”,用了六遍,可謂反反復復,孜孜不倦,而不亂。古詩“青青河畔草,沈郁園中柳”。鶯鶯是樓上的女子,窗明幾凈,紅妝素顏,手秀氣。連續用六個字也是很自然的。沒有人繼續。6.從顧的話裏,我們可以得到壹點啟發,那就是疊詞的使用需要自然,需要“重復而不膩”——雖然重復了也不讓人覺得厭煩。比如《清江邊的草》這首詩,六句連起來就用了疊字。因為用得“自然”,所以讓人覺得“六個字重疊而不自知”。

重疊最初出現在人們的口語中。比如“開心”、“嘀嘀咕咕”、“冷冷清清”等疊音詞,以及“紅”、“笑”、“淚”、“千裏之外”等單音疊音詞,都是口語中的常用詞。有些雙疊詞可以拆開使用,如“開心”、“快樂”,但單疊詞不能拆開,如“笑笑”不能拆開為“笑笑”,“千裏之外”不能拆開為“千裏之外”。古典詩詞中也有雙重疊字,白居易的《琵琶行》用“聒噪認真”來形容琵琶的聲音;清代吳希齊的詩《在船上》用“彭彭精神”描寫打麥聲,用“啞磨”描寫旋人力車聲。但由於格律限制等原因,壹般文人詩只用單個疊字,很難拆開。有人說過:“疊字不能分析,比如詩是'悠悠'而雲是'悠悠','遠'而雲是'遠','蒙蒙'而雲是'蒙蒙',這些都不是成語。”這種說法大體正確。

要用好重疊,需要從大眾語言中吸取養分,從生活中汲取素材激發熱情,也要從創造藝術形象的需要出發。如果沒有真實的生活內容,缺乏生活激發的激情感受,或者不是從創造藝術形象的需要出發,必然是為了重疊。這樣壹來,疊字用得越多,就會顯得越疊越別扭。所以,用好疊字大有裨益;用不好就會反復,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