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誰編的?
沒人寫。漢代《詩經》編纂有三種學說:①行人采詩說。《漢授藝術史·文學史》載:“古有官員收詩,君觀風俗,知得失,自教正。”《詩經》305篇的韻系、韻律、詩體基本相同,但涵蓋時間長、地域廣。在古代交通不便,語言各異的情況下,不經過有目的的收集整理,產生這樣壹部詩集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詩集說是可信的。②孔子刪詩論。《史記·孔子世家》載:“古人詩三千余首,孔子去其重,所能取之,可施於禮義...350首詩,都是孔子唱的。“唐代孔、宋代朱、明代朱彜尊、清代魏源都持懷疑態度。《詩經》寫於公元前6世紀,孔子出生之前。公元前544年,吳公子季劄去魯國觀樂,魯為他演奏的管樂詩序與今天的《詩經》基本壹致,說明當時有詩,而此時孔子才8歲。所以現代學者普遍認為刪詩說不可信。但按照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我將自回山東,然後在我應有的地方快樂,優雅,謳歌。“可見孔子真的很喜歡這首詩。只是到了春秋末年,新聲興起,古樂失傳,《詩三百》中只有歌和詩流傳下來,成為今天所見的詩集。(3)詩歌理論。到了周代,有史書記載考證,官員和官員贈送的是贊美美的或諷刺的詩詞。因為當時的天帝為了“聽政”,“驗其俗之美惡”,下令數百諸侯獻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