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班優秀教案精選
教學目標:1。通過聽歌曲《老水牛角彎》,引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唱歌,表演歌曲,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水牛形象。
2.通過歌曲表達對水牛的喜愛,滲透保護益蟲、熱愛自然的美育。
教學過程:
1.對話:“小朋友,妳知道中國第壹個進入太空的人是誰嗎?——楊利偉叔叔。妳說得很好。楊利偉叔叔壹定是妳的偶像。妳知道嗎,孩子們?壹些山裏的放牛娃,也把楊利偉叔叔當做心中的榜樣。他們也有自己的願望。聽著。
第壹次聽歌,回答問題——老師總結:原來山裏的孩子長大後也想像楊利偉叔叔壹樣飛上太空,探索太空的奧秘。
1,正常唱功,按節奏念歌詞。老師指著歌詞,帶領學生朗讀。如果他們讀得不好,可以和課件裏的孩子壹起讀。唱出歌詞。
2.跟老師帶4|2首節奏歌。
3.揭開話題:“老水牛角彎”
4.秦心情愉快地哼著曲子。
5、跟老師學唱音樂。
第三,讀歌詞
1,帶閱讀。
2、學生壹起朗讀,老師引導朗讀歌曲中的休止符。
第四,學會唱歌
1,跟著錄音默默唱。
2.和秦壹起輕聲唱。
3.老師指導歌曲中重復標記的演唱順序。
4.遊戲:老師要考孩子。請用歌曲準確表達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情緒——連貫而抒情,歡快而跳躍,調皮而有趣。
5.妳很棒,那妳更喜歡哪種唱法?
6.全班同學動情地唱著。
7.根據歌詞創造動作。
8.個人創作。
9.組創建。
10,展示創作成果。
2.學前優秀教案評選
活動目標:1。欣賞很多藤蔓作品,感受畫面的意境。
2.通過討論和歸納探索藤蔓的畫法,並嘗試用國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孩子接觸過藤蔓,知道這些植物。
2.課件:很多藤蔓國畫。
3.中國畫的工具和材料。
活動流程:
1.欣賞課件,感受畫面的內容和意境。
老師:今天,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壹些漂亮的中國畫。讓我們看壹看。圖片上有什麽?妳最喜歡哪壹個?
(1)欣賞壹組齊白石的雞圖。
老師:圖片裏有什麽?是什麽樣的?小雞在做什麽?他們的心情如何?
(2)享受鴨子樂趣。
老師:這是什麽植物?紫藤下面是什麽?他們可能在做什麽?
(3)欣賞《葡萄藤下的貓蝶》。
老師:這幅畫表現的是什麽季節?妳怎麽看出來的?葡萄架下有什麽?妳認為它在做什麽?
2.師生* * *總結這種藤蔓的獨特結構,討論畫法。
老師:現在我們仔細觀察這些畫中的植物。它們有什麽相似之處?
老師:這些花和水果怎麽畫?怎麽畫樹葉?怎麽才能畫出細細的藤蔓?(引導孩子看絲瓜圖,隱藏葉子等,只留下藤蔓,重點感知藤蔓走向)
3.進壹步欣賞其他藤蔓的繪畫,再次感受這些藤蔓的結構特征,發揮妳的想象力。
老師:我們發現這些植物都有藤蔓、葉子和果實。老師,這裏還有幾張圖。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植物的藤蔓。
老師:這些植物下面有什麽小動物?妳在做什麽?會有孩子嗎?如果妳在這些植物下面,妳會做什麽?
4.合作,欣賞,評價。
(1)兒童合作創作。
老師引導孩子分工合作,發揮想象力完成作品。
(2)欣賞與評價。
老師:妳先畫了什麽?後來畫了什麽?我還能怎麽畫?圖片中的小動物在做什麽?妳是如何合作的?
(3)老師總結:今天看了很多藤蔓作品,有主藤,也有纏繞藤。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葡萄藤。下次讓我們試著畫壹幅畫,好嗎?
3.學前優秀教案評選
活動目標:1。理解內容,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自覺地學習童謠。
2.充分利用兒歌的節奏來約束孩子的無序碰撞行為,培養孩子自覺遵守遊戲規則。
3.理解和學習單詞:脾氣好。
活動準備:
每人壹張遊戲票,上面寫著號碼1-6;6-7羊角。
活動流程:
第壹,猜測引出話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謎語:讓孩子們回答這是什麽車。
什麽樣的車才是真正好玩的?妳碰我,我碰妳。
軟座不能損壞,大家都在笑。
展示碰碰車的圖片,通過提問幫助孩子理解兒歌的內容
1,為什麽碰碰車,妳碰我,我碰妳,不會有危險?
2.碰碰車為什麽脾氣好?或者說什麽是好脾氣?
3.用兒歌總結小朋友的回答。
第三,通過簡單的遊戲讓孩子學會背誦兒歌。
1,老師邊和小朋友玩邊示範和背誦兒歌。
2.要求孩子自覺學習童謠,讓學習好的孩子可以被老師要求參與遊戲,贏得壹張遊戲票。在有意識的遊戲中,孩子學習背誦兒歌。
3、講解簡單的遊戲規則,並用兒歌的節奏來約束孩子的碰撞行為。
第四,用有趣的視覺玩具,讓孩子邊玩邊讀兒歌。
1,將準備好的角球展示為碰碰車,進壹步激發孩子對遊戲的渴望,鞏固對兒歌的掌握。
2.老師演示如何把角球當碰碰車玩,讓孩子盡可能用角球去碰。
3、孩子充分發揮。
4.總結鼓勵後,讓孩子壹邊讀兒歌,壹邊走出活動室。
4.學前優秀教案評選
活動目標:1。了解環境汙染的主要原因,萌發環保意識。
2、通過變廢為寶的活動,加深孩子對低碳生活的理解,從而落實到行動中。
要準備的活動
1,圖片“地球爺爺在哭”;PPT展示了變廢為寶的畫面。
2.孩子們收集的各種廢物:牛皮紙、牛奶盒、蛋糕盤、雪糕棒、羊毛、舊光盤...
3、變廢為寶作品:用收納盒做的,用貝殼做的風鈴。
活動過程
首先,開始部分:
展示圖片“地球爺爺在哭”。讓孩子們猜猜地球爺爺是怎麽哭的。會發生什麽事?
孩子大膽發言,老師總結:
向孩子介紹全球變暖、溫室效應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嚴重後果,告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註意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樹立與自然和諧的低碳環保意識。
二、基礎部分:
1,作品展:
展示廢舊材料制成的收納盒和風鈴,引導幼兒觀察:它們是用什麽材料制成的?妳見過用廢舊材料制作的作品嗎?
2、材料展示:
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廢品。前幾天,我們收集了各種廢品。請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妳收了哪些廢品,收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麽也可以說出來。
問題:妳打算如何處理收集的垃圾?(有些廢品可以“變廢為寶”,保護環境,防止汙染;壹些廢品可以回收利用,節約資源。)
3、動手操作,變廢為寶:
對話:要不要自己動手,用腦子試試,把我們收集的廢物變成各種有用的東西?孩子們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孩子們交流生產經驗,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4.作品展覽:
互相欣賞作品,在墻上展示小朋友的作品,互相交流,體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5.欣賞推廣:PPT展示“變廢為寶”的畫面,提升孩子的知識和體驗。
第三,結尾部分:
向孩子介紹低碳生活的知識,號召孩子向家長發出倡議:綠色生活,從低碳做起。
措施:
1,盡量避免使用壹次性塑料袋、紙箱、筷子等。
2、少坐電梯多爬樓梯,省電又鍛煉身體;
3.每天少抽壹支煙,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多種樹,減少噪音,制造氧氣;
5.去購物,盡量自帶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減少塑料袋的使用。
活動擴展
繼續將廢棄材料放在該區域,供兒童探索和操作。
5.學前優秀教案評選
教學目標:1。了解和學習童謠,初步感受童謠的隱喻。
2、根據生活經驗,講述爸爸媽媽的愛,語言完整。
3.盡量把兒歌裏的問候替換下來,背誦出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感謝。
教學準備:
1,孩子上課前對父母的工作單位和興趣愛好有所了解。
2.磁帶和錄音機。
教學過程:
首先,談談
1.請告訴妳身邊的朋友妳的父母。我們該怎麽辦?妳在家做什麽?個人介紹:誰願意把自己的父母介紹給班上的孩子和老師?
老師總結:爸爸媽媽很愛我們。他們不怕辛苦,每天為我們做很多事情。
2.孩子,妳愛妳的父母嗎?妳想對爸爸媽媽說什麽?鼓勵孩子對父母說壹句感謝或祝福的話。
第二,理解和學習童謠
1,有壹首兒歌,是關於孩子祝福父母的。這首兒歌的名字叫《愛的祝福》。我們來聽聽。
2.老師背誦童謠,問:童謠叫什麽名字?兒歌說了什麽?
3.播放磁帶,再次欣賞兒歌。問:兒歌叫什麽名字?相比兒歌裏的父母之愛是什麽?為什麽?最後,孩子如何祝福父母?(引導用兒歌中的語言來回答。)
4.老師帶領孩子學習完整背誦兒歌。
5.老師引導孩子帶著感情背誦兒歌。
6.孩子完全背兒歌。
第三,模仿兒歌
1.除了祝爸爸媽媽幸福健康,妳還想祝他們什麽?
2.根據小朋友的回答,替換祝福,示範背誦。鼓勵孩子大膽創作兒歌。
3.帶領孩子背誦新的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