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前的古崖葬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濃度
懸棺
在馬塘壩和蘇馬灣。其特征是把死者的棺材放在懸崖上。* * *懸棺265具,是目前門內最大最集中的地方。棺槨的高度壹般為距地表10米至50米,最高為100米。棺材安放法:壹種是木樁式,即在懸崖上鉆2 ~ 3個孔,楔入木樁支撐棺材;第二種是挖洞式,即在巖壁上挖橫洞或豎洞來裝棺材;三是利用天然洞穴和巖壁間的縫隙來裝棺材。棺材頭大尾小,多為整木,用四合扣和榫頭固定。背部直肢下葬,用麻布包裹,置於腳兩側,隨葬品數量不確定,有陶瓷、木竹、鐵麻織物等,其中麻織物最多,有少量絲織物。懸棺葬的宗族在學術界是有爭議的,其中有亳人說和今人說。其年代,上限不詳,下限為明朝。
馬塘壩“僰人懸棺”懸棺位於珙縣境內,根據《珙縣誌》“僰人異地懸棺”而得名。早在1956就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仡佬族懸棺被稱為天下第壹,巴蜀第壹。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的壹種葬制。珙縣、興文與雲南接壤,是古西南彜的腹地。漢武帝開夜郎,置犍為郡時,屬道縣。
歷代都有僰人等少數民族在此居住,所以留下了不少懸棺,但現在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是珙縣羅表鄉的馬塘壩和鄉的蘇麻灣。珙縣的馬塘壩南北狹長,東西兩側山峰高聳。在陡峭的洞穴之間,許多棺材半懸在懸崖上,懸崖上的懸棺超過160。距離馬塘壩10多公裏的曹穎鄉蘇麻灣陡峭的石灰巖壁上有48具懸棺。懸棺大多離地26到50米,最高的有100米。懸棺崖壁上有許多紅色彩繪壁畫,內容豐富,線條粗獷,構圖簡練,形象逼真。懸棺和巖畫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觀賞價值,也是研究川南少數民族歷史發展的實物資料。它已成為世界懸棺埋葬研究者的焦點,吸引了無數遊客。這個景點充滿了古老而神秘的色彩。
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珙縣羅表鎮西南馬塘壩。大壩東西寬300-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蟹溪流經大壩,21連綿起伏的懸崖自東向西對峙。懸棺分布在這個絕壁上。現存棺槨223具,主要是木樁懸棺。棺木的高度壹般在20 ~ 60米,高度在100米以上。懸崖上還有200多塊密如蜂眼的樁孔和紅漆巖畫。巖畫內容豐富,有騎射、舞蹈、雜技以及各種動物、武器、幾何圖形等。,形象簡單生動。其他懸棺葬遺物中也有類似的巖畫。馬塘壩的懸棺相對集中在棺材鋪、獅子巖、九燈、大洞。鄧顏佳、三仙洞、珍珠傘、鷹巖。
1935,美國傳教士葛對中國豐富的喪葬文化非常感興趣。他發現中國四川鞏縣附近有壹種非常奇怪的喪葬習俗,他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旅程。雖然壹路上的艱難險阻差點讓這位美國人丟了性命,但當他真的來到珙縣的懸崖邊時,他還是覺得很慶幸妳來了。葛韓偉被他的發現驚呆了——這就是那具懸棺。珙縣的懸棺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類型的懸棺。這是珙縣懸棺首次被世人發現,立即引起了學者們的極大興趣。在20世紀4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直到20世紀初,壹批批科學家來到這裏解決這個永恒的難題。科學家把這裏懸棺中的部落稱為博人,想知道這些博人去了哪裏,是什麽原因導致他們的後代放棄了喪葬習慣?這個部落是與其他民族融合,還是全部滅絕?
馬塘壩是壹個安靜的山村,位於四川省珙縣西南角。幾十年來,很少有外人來過這裏,但在21世紀末,這裏爆發了壹個重大新聞。兩個山裏老人無意中說出的話,在世界考古和史學界引起了驚天動地的震動。
兩位老人出示了自己的家譜,說自己是珙縣懸棺中的仡佬族後裔。那麽這些人對自己的祖先了解多少呢?困擾科學家多年的謎題能否解開?
這些樸實的老人不知道他們不經意的壹句話會給中國乃至世界科學界帶來多大的震撼。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其實和村裏其他人沒什麽區別。他們手中的家譜可信度有多大?
懸棺博物館的創始人曾水祥是國內較早研究懸棺的專家之壹。他專程去了馬塘壩附近的墓地,在那裏成功找到了兩位老人的族譜中記載的五六個祖先的名字,證實了他們族譜的真實性,但同時也說明這個家族近百年來壹直采用土葬。
兩位老人手中的族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但據史料記載,懸棺仡佬族在唐朝就已經與當時的統治者水火不容。
四川民族學院的陳明芳是中國研究懸棺最權威的科學家之壹。早在上世紀70年代,她就走上了研究懸棺的道路。經過20多年的研究,她認為,早在65,438+0,000年前的唐朝,僰人就已經受到了重創。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朝代之壹,科技、文化、軍事都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許多史料證實,唐朝統治者曾多次對四川的博人用兵。那麽,博人在唐朝有沒有遭受滅族之災呢?
20世紀70年代,在許多科學家的倡議下,政府開始了建國以來對珙縣懸棺的首次正式發掘。在這次發掘中,科學家們發現,博人生活節儉,大多數懸棺只裝有少量隨葬品。
但其中壹個瓷碗引起了曾水祥的註意。
考古學家很高興,因為青花瓷碗是壹種可以確定年代的證據。由於需要特殊的燒制工藝,直到明朝中期和成化初年,官窯才逐漸出現所謂的青花貢品,至少三四十年後才流入民間。如果這個青花瓷碗真的是明代制作的,那麽這個懸棺的歷史是可以確定的,至少是在碗被燒之後,也就是說渤海國人不可能在唐朝就滅絕了,中國懸棺的歷史至少延續到了明朝。為了證實他們的結論,科學家們將這些青花瓷碗送到景德鎮,並對其進行了元宋年代測定。通過清理那具懸棺中出土的文物,科學家們發現了壹件事。大量文物來自明朝封建統治者,在明朝萬歷年間全部戛然而止。為什麽?
通過閱讀大量的史書,陳明芳發現萬歷年間,渤海國的勢力日益壯大,與明朝中央王朝的矛盾逐漸加深。
據史書記載,明朝的封建統治者曾數次攻打渤海國。明朝的士兵雖然比馬壯強壯,武器精良,但在與渤海國人的幾次戰鬥中,並沒有占到絲毫的優勢。我國歷史學界和考古界的科學家們曾無數次地參觀過博人留下的軍事遺跡。在壹個叫九燈的地方,山上至今還有十幾具懸棺,但也是這個部落最重要的軍事基地之壹。
此地路口隱秘,內部開闊,是博軍事基地的典型特征。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如果沒有投降的渤海國人帶路,明朝封建統治者的軍隊會在這裏遭受重創。
據史料記載,當時明朝調集了雲貴川三省的軍隊,包圍了苗人的山寨,於是幾萬苗人面臨兩個選擇,要麽與十倍於自己的敵人決壹死戰,把祖宗的棺材放在這裏;要麽接受明軍的征召,忍辱選擇投降。
傳說博人內部的爭論就在這個山洞裏舉行,幾百個牧民各持己見,在這裏討論了兩天兩夜。
當時600多博人的山寨中,有壹半選擇了向明軍投降。他們選擇了怎樣的命運?英勇善戰的博人是靠這種屈辱的方法留下後代的嗎?
據史料記載,當時投降的人無壹幸免,被殺人數幾乎達到了這個部落總人數的壹半。幾乎每個博人的家庭都有親戚或朋友被殺。
20世紀初,四川省宜賓市文物局對珙縣懸棺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這次他們得到了壹個非常意外的收獲。
這時,專家們發現了壹個明顯的問題。仡佬族的後裔都姓何,而他們傳說中的祖先哈士雄卻姓哈。這會證明那些家族的家譜是錯的嗎?何體權老人認為自己的族譜絕對不會錯,因為就在幾十年前,他的父親去吊棺祭祖了。那麽如果這戶人家真的是懸棺裏的博人後裔,這和他們停止擺放懸棺的原因是壹樣的嗎?據何體權老人說,他家兩次改姓,意味著這個掛棺部落連續兩次慘遭滅頂之災。這是真的嗎?
2004年5月,曾水祥在整理壹具懸棺的隨葬品時,意外地發現了壹只簡單的仡佬族漆碗。在碗底,他看到了幾個清晰的漢字——“何”,這無疑是懸棺主人的名字,但這三個字也恰好同時出現在何體權老人的家譜中,這正好印證了何家確實是伯。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何在馬塘壩的家裏。何體權欣喜若狂,爬上懸崖祭祖。
20世紀末,在距離珙縣不遠的地方,人們發現了明朝設立的平滿碑。紀念碑上的字跡模糊不清,但其大意幾乎無法辨認。這是明朝為了吹噓消滅了渤海國而立的碑。為了證實碑上的文字,曾水祥和陳明芳等人來到了兩個文明最後的血戰之地,那似乎是壹座鷹飛不起來的城堡。
明朝末年,是中央王朝科技大發展的時代。人們開始關註科學技術的發展,並出版了大量這方面的書籍。比如這壹時期,工匠們首次嘗試將煤和活塞風箱結合起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溫,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那麽依靠這種技術優勢,明軍會淪陷嗎?
據專家鑒定,當時僰人的冶煉技術很低。他們剛從青銅發展到鐵,對爐溫和原料的控制還沒有完全掌握。
這是壹場古今兩個時代,刀劍與火藥的對決。其實結局早就註定了。無論博人有多勇敢,冷兵器時代的英雄永遠也打不過裝備火炮的明軍。
就這樣,明軍依靠科技領先,最終取得了殘酷的勝利。
隨著時間的流逝,該忘記的都忘記了,只有博人的史詩還在吟誦。懸棺是如何擺放的,最終消失的部落——僰人是如何崛起的?這些謎題至今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