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鼓山寺在嘉亭西以北,水位較低。
幾只早期的鶯爭奪溫暖的樹木,它們的新燕子啄春天的泥土。
花越來越誘人,淺草可以沒有馬蹄鐵。
我愛湖的缺東遊,愛青楊蔭下的白沙堤。
[閱讀指南]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稱,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之壹。壹提到西湖,我們自然會想到蘇軾的名句“要把西湖比作西湖,淡妝濃妝總相宜”。讀完白居易的這首詩,妳仿佛真的看到了石微笑的臉。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騎馬所看到的早春西湖迷人的蕩氣回腸。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本名樂天,號香山居士、醉隱。祖籍太原(今陜西),曾祖父柏文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是中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歌題材豐富,內容深刻,表達簡單,貼切流暢。現存白詩近3000首。唐代詩人數量最多。他曾把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刺、閑適、感傷、雜律。他的諷刺詩是最值得驕傲和有價值的。在文學上,他主張“文章要與時代相結合,歌詩要與物相結合”,強調繼承中國古典詩歌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反對沒有其他寄托的作品。
【背景介紹】
白居易於長慶二年(公元822年)七月被任命為杭州史,於鮑莉元年(公元825年)三月被任命為蘇州史。所以這首《錢塘春遊》應該是寫於長慶三、四年的春天。
[文字註釋]
春遊:踏春。
鼓山寺:西湖白堤鼓山上。
賈亭:賈公亭,唐代杭州刺史賈全所建,今已不存在。
楚平:從遠處看,西湖的水面似乎與岸邊和岸上的景色正好齊平。
雲足:古漢語中,下垂的形象稱為“足”,落雨的下部稱為“雨足”。這裏指的是下垂的雲。
暖樹:面向太陽的樹。
雜花:指數量眾多、開放的春花。
淺草:早春的草,雖然多,但也不是很高。
不(mò):消失。
湖東:以鼓山為參照,白沙堤(即白堤)在鼓山東北。
旅行不足:旅行不足,即反復旅行。
[層次結構]
第壹副對聯從壹個大的地方開始,描寫孤山寺看到的景色。第壹句是地段,第二句是前景。“初平”是指泉水生,略與堤平。“雲足低”是指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勒出初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和天上低垂的雲簾,構成了壹幅寧靜的西湖水墨畫。
顓頊的《晏嬰》是詩人在旅途中所見。英是春天的歌者,大家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唱。春天的使者燕已經開始用泥土築巢,生機勃勃。用“造”字來形容黃鸝,體現了白居易對這些生機勃勃的小生命真摯的愛。“正”字,讓人覺得春天難得可貴。用“啄”這個詞來形容小燕子忙碌而興奮的表情,似乎給小燕子帶來了生命。這兩句話是刻意描寫瑩瑩的。
頸對聯描寫花草,重在表現詩人的感情。馬輕快地走在淺淺的草地上,久久地看著花,讓人眼花繚亂,感到迷茫。這副對聯和第壹副對聯是這首詩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寫春色尤其是西湖春色的白詩的點睛之筆。這幅對聯是壹幅很有感情色彩和生命力的景物描寫,充分表現了白駒。
尾聯寫的是白沙堤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詩歌翻譯的意義】
從鼓山寺北到嘉亭西,湖面上的泉水剛好與堤和白雲重疊,與湖面上的波浪相連。
幾只早起的黃鸝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新來的燕子嘴裏銜著春泥在築巢。
繁花似錦的春花漸漸迷住了人們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好能遮住馬蹄。
我最喜歡西湖東邊的美景,我還沒去夠,尤其是綠陰下的白沙堤。
【詩歌鑒賞】
從孤山北麓到現在的平湖、白堤秋月,詩人壹路向人們報告著春天的信息:湖上春水新,樹上春鶯爭鳴,春燕空中泥,岸上春花開,春草剛綠。詩人敏銳細膩的筆觸,讓人體會到西湖穿上了春裝。詩人贊美西湖的春色,指出他愛走在白沙堤上。白堤的兩邊是水和堤岸。初春的柳枝,如煙如霧,如絲,撲面而來,讓妳的心裏湧起無限的柔情和無限的愛意。妳就像在夢裏和仙境裏。當妳走在春天的白堤上,妳可以更好地欣賞詩人寫這首詩的感受和心情。
全詩主題主要在“旅”字上,緊扣“春遊”二字來描寫風景。但西湖面積太大,路程太長,詩人只截取壹段來寫——從鼓山寺北到白沙地。讀完這首詩,我們自然有和詩人壹起欣賞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詩意特征]
全詩結構嚴密,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流暢,語氣生動自然,體現了通俗流暢的特點。詩人善於從整體上描寫湖面上郁郁蔥蔥的春天,善於描寫途中的景色,選擇典型和分類排列的組合:中間寫四個最美的春景,選擇動植物組合,獨具匠心,善於把握。
【創新閱讀】
閑筆不閑(文/Tom Chang)
詩歌太精致,容不得閑散的文字。是閑寫,應該刪掉。但有些字看似閑著,但仔細讀起來,閑著寫出來就會有另壹層意思。那種濃濃的詩意,往往不是讀出來的,而是產生出來的。
白居易《錢塘春遊》中,中間四句是:“幾只早鶯競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迷人,淺草可無馬蹄鐵。”有詩評家指出四句中閑筆太多。他說的閑筆,指的是“幾處”、“誰的家”、“漸欲”和”。原詩的圖像和圖片都出來了。但是,詩人寫的是“春遊”,不是“春景”。他想讓西湖的春色隨著他的“旅行”流淌。沒有這八個字,春色就靜止了;有了這八個字,靜止的畫面就流動了。
“幾個地方”是量詞。“早鶯爭暖樹”是壹幅美麗的圖畫。當它被貼上“幾個地方”的標簽時,這個美好的畫面不是壹個,而是很多。這裏有,那裏有,還有很遠的地方。“柳浪聞鶯”是西湖的壹景。事實上,春天的西湖周圍到處都可以聽到鶯聲。“誰在家”是壹個疑問詞。帶著這個問題,也許詩人會加快腳步,盯著春燕,看看春天的泥窩是哪家的。這樣聯想不是比只描繪“春燕啄泥”的畫面有趣多了嗎?像《幾處》《誰的家》《漸欲》《才子》並不提供壹個意象,也不構成壹幅畫面,但可以通過添加到詩中來擴展意象。
朗朗吟詩,細細琢磨是好詩。有些詩初讀並不精彩,細讀卻很精彩。直接讀出來的詩,大多來自直觀的形象。詩的間接味道,大多隱藏在意象之外的“閑筆”。
那個詩評人應該是詩評人,而不是編輯,更不是主編。否則,白居易的詩扔在他手裏,大筆壹揮就斬斷了“閑筆”,實則傷筋動骨,詩人們的命運就慘了。
翻譯:
漫步鼓山寺、嘉亭,西湖的泉水剛剛漲得與岸邊齊平,天上的雲彩已經降下,水色與天光連成壹片。有幾個地方,早早離巢的黃鸝爭著飛到陽光溫暖的樹上啼叫。我不知道新來的燕子正忙著用泥築巢。各種各樣的花逐漸開放,令人眼花繚亂,新長出來的草可以蓋住馬蹄。西湖東邊白沙堤綠柳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