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壹般是俄羅斯姑娘的名字。在二戰中,它還被命名為舉世聞名的武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而德國納粹稱之為“斯大林的風琴”。
這首歌雖然是蘇聯歌曲,卻見證了中俄友誼。創作出來後,迅速傳遍了中俄兩國,尤其是經過了戰爭和戰火的洗禮,讓這首歌更有意義。
擴展數據
喀秋莎的靈感來自中國。20世紀30年代,中國正處於艱難的抗日戰爭中,蘇聯和日本在中蘇邊境的張鼓峰爆發了壹場中小規模的戰役。
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在東北琿春看到春末夏初的美景,寫下了壹首抒情詩。
蘇聯著名作曲家勃朗特看到這首詩後,立即將其譜成歌曲——《喀秋莎誕生》。兩年後,《喀秋莎》迅速紅遍蘇聯。
新中國成立後,中蘇關系進入蜜月期,《喀秋莎》被介紹到中國,成為國人最熟悉、最喜愛的蘇聯歌曲之壹。這首歌在50年代的很多場合都被播放過,喀秋莎成為了壹個時代的標記。
喀秋莎在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裏面充滿了少女深情的歌聲,讓躺在冰冷戰壕裏拿著冷兵器的戰士們感到溫暖和安慰。
為了表彰喀秋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鼓舞作用,蘇聯還在斯摩棱斯克地區的福斯霍達村為喀秋莎建立了紀念館,這在人類戰爭史和音樂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在紅場上高唱《喀秋莎》,就是為了表達對反法西斯老兵的敬意和緬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