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宋詩的討論還有壹個特點:對理性的興趣。所謂理趣,是指詩歌意象所體現的人生哲理。宋詩理趣形成的文化根源主要不是理學,而是佛教的禪機。
此外,兩宋詩壇還有兩個前所未有的特點,壹是詩歌派別的產生和形成,二是作為詩歌批評方式的“詩話”的產生和流行。宋代流派眾多,與佛教宗派的刺激和復雜的政黨鬥爭有關。比如北宋末年,呂本中(1084 ~ 1145)寫的《江西詩社宗派圖》,黃庭堅以下列了25人,於是就有了所謂的江西詩三派,就像禪宗的“法四”壹樣。名單中所列的人都是以名節為上進心,氣味相同。至於文學觀的差異導致詩人門戶之見和嚴格壁壘,與“詩話”有著內在的因果關系。
自南宋嚴羽《滄浪詩話》以來,對宋詩的評價壹直存在嚴重分歧,直至形成文學史上的“尊唐”與“崇宋”兩派。總的來說,唐詩重在情感,宋詩重在理性。從藝術角度看,宋詩很多作品缺乏形象性、音樂美和感染力,這是它的短板。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宋詩在盛唐詩歌節奏完整、意象巧妙並達到高峰的條件下,找到了壹條新路,為現代詩歌的發展提供了具有時代意義的範例,是宋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