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描繪的是軍隊中壹對馳騁的狩獵,並不像王子們那樣好玩,而是壹次例行的軍事訓練。運動員樂此不疲,早晚各練壹次,隨時準備迎敵。正是“以報匈奴今皆護,匈奴不應下雲”(同組第四首)。“黃昏獵黃河歌”的動作,表現了運動員慷慨激昂的精神和為國奉獻的精神,以及必勝的信念,句句都是作者的溢美之詞。
這兩句話著重描寫了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後兩句則表現了人物活動的大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如此壯美:天高雲淡,大雁飛舞,歌聲飄蕩在遼闊的原野上,馬兒奔跑在綠草如茵中,是壹派生機勃勃的氣象。
有人說,招聘人員唱的“葛炎”是“葛炎行”的調子。遙望飛來的大雁,歌中確實有對北兵故裏的深深留戀。然而,洪飛的《葛炎未破》,這首歡快的歌裏並不包含著歌者對另壹個地方的熱愛和自豪。如果這壹點在三句話裏都不明顯,那麽讀最後壹句就毫無疑問了。
"馬群是綠色的。"在贊美西北風光的詩中,幾乎可以與“風吹草動見牛羊”的怪句相提並論,“風吹草低”這句話是寫高原上的秋色,所以更顯蒼涼;而“牧馬嘶嘶”這句話寫的是高原的春天,所以有生意。“綠色”這個詞非常好。因為三四對結,上面說“賽洪飛”二字,下面用“草綠”二字,可見“綠”字是動詞化的。不完全是綠色的草色,也描述了“漫無邊際的草過平原”由枯到榮的變化,暗示著春天不知不覺又回到了草原。這和王安石的名句“春風綠在江南岸”,都是用“綠”字取勝的。江南,春回大地,鳥鳴聲喚。塞北的春天,迎接它的是馬的歡樂。“草是綠的”和“馬在嘶嘶”的組合有特別長的含義;似乎因為馬嘶,草更綠,更可愛。詩歌中表現出來的恢弘氣勢和豪情,是非常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