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的通用標準語(普通話)實際上是壹種人造的國家語言。
在中國的字典裏,普通話的定義是:“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海外華人中通行的,以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以典型的現代白話文為語法規範的* * *通用語言。”
民國時期,甚至民國以前,普通話通常被稱為國語、國語。當時中國為了實現現代化,開展了文化運動,創造了* * *諧音(標準語)。
從它的背景可以發現* * *諧音是在政治理念下在全國推廣的,所以可以說這是壹個“人為的* * *諧音”。
事實上,被稱為普通話的標準語言曾被稱為普通話和普通話。作為壹種人工語言,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中沒有任何地方使用。在現代化進程中,我們之所以需要這樣壹種語言在全國範圍內相互交流,是因為中國有復雜多樣的地方方言圈。
通常,人們認為中國有七個方言圈,但實際上,遠不止這個數字。時至今日,人們仍然用“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來形容中國南北方的語言差異,聽起來幾乎和法語、德語的差異壹樣好聽。
同樣的“日本”,北方人讀作“ribe”,南方人讀作“yibenerben”。因為發音完全不壹樣,據說有些日本人學了壹段時間漢語後,最後絕望地放棄了。
在每個字符的音素被公式化之後,相應的字母被公式化以反映音素。音統會成員80人,其中除教育部邀請外,各省派出2人,海外派出1代表。
說是各省推薦兩名代表,但實際上教育部任命的委員中,江蘇省占17名,浙江省占9名,直隸省占7名,福建、廣東、湖南各占4名。從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廣東省只有兩個會員。換句話說,他們的權力不足以影響國會。
來自北方直隸省的學者王昭(音譯)對會員結構頗有微詞。他指出,來自江浙的委員多達5人,因此存在不合理性。王昭也是創造漢字音標的人,在語言學界有很大影響。
最終,統壹發音協會實行了各省壹票制選擇國語。發音統壹大會於2月1913日正式召開,吳誌輝為主講,王昭為副主講。
會上,委員們算出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國音),提出了各種字母的制作方案。但是最後音標傳過來變成了音標字母。所以在1958的音標方案公布之前,國內都是使用音標。最終,語音的統壹將確定“以北京音為基礎的北方語系”為標準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