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這本書之前我還看過其他幾本關於人生的書,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是悲劇。
不像其他小說那樣華麗,而是樸實無華,透露著生命的意義。
書中蘊含著余華對苦難的理解和對人的存在的關懷——“人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而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東西。”
慵懶的午後,壹個老人講述著自己的人生,仿佛是上輩子的事。他說:做人,不要忘了四件事,不要說錯話,不要睡錯床,不要踏錯門檻,不要摸錯口袋。
傅貴早年不知道這些原理。壹個惡習,吃喝嫖賭,在二龍失去最後100畝土地後,成了農民,開始了坎坷的人生。
壯丁被抓去當炮灰的時候,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他活了下來,但家裏的妻兒和150多歲的老母親支撐著他。
活著只是家人團聚,天倫之樂的真情流露。
饑荒年,村裏沒人有飯吃,挖野菜,只用樹根充饑。
村子裏的人越來越少,每天都有人拿著碗出去乞討。賈珍被迫去鎮上向她父親要食物。那時候壹袋米也是壹種美味,我們無法體會生理極限的煎熬。
活著,但是能吃能穿。
人選擇活著,就意味著力量。
人類的不幸往往伴隨著雙重打擊。...
從那以後,兒子抽血死了,女兒流產死了,妻子久病不愈離開了他。
老實巴交的希爾被水泥板壓死了,家裏的頂梁柱塌了,這個家不好承擔。
苦根吃豆子被噎死,凸顯貧窮的無奈。這些都摧毀了他的意誌。
或許是苦難,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並沒有讓他走向絕望和崩潰。
直到苦難來臨,才知道生命的力量。
最終,傅貴獨自牽著黃牛,他唱出了各種人生之後——少年流浪,中年要挖藏,老年人出家。
只是為了活著。
余華曾在序言中說,我寫作永遠是為了內心的需要,理智不能代替寫作。也正因為如此,我很長壹段時間都是壹個憤怒而冷漠的作家。
事實上,余華把他的冷漠給了傅貴,他經歷了中國過去60年發生的所有災難。我也把我的憤怒發給讀者,憤慨命運的不公。
他用平實的語言寫出了舊中國最真實的面貌。
應該由讀者來批評舊制度的荒謬。
我認為傅貴的壹生並不傳奇,而是樸實的農民形象的縮影。也可以說他是不幸的,為了活下去走到了最後。
他從三代富豪到家道中落。身邊的人壹個個離開,都摧毀了他的意誌。他所經歷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他堅強的活著。
人總要經歷壹些生死離別,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性情大變,成了最孝順的農民。隨著舊制度的改革,他堅強的活著,他愛著他的愛人。
余華歌頌了活著和堅強。
畢竟活著比什麽都好。
我知道黃昏稍縱即逝,黑夜正從天而降。我看到遼闊的大地挺起了胸膛,那是壹種呼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在呼喚自己的孩子,大地在呼喚黑夜。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