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背側丹毒英文參考【湘雅醫學詞典】
內源性丹毒[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藥術語(2013)]
3.總結內源性丹毒為病名[1]。《證治外科規範》出版於第四冊。指發生在軀幹的丹毒[2]。
內源性丹毒的病因病機多為熱毒肝火所致[1]。
5內源性丹毒的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瀉肝火為主,內服化瘀解毒湯、柴胡、黃芩、梔子等。,或者在患處針灸放血[1]。
6關於丹毒[3]為病名[4][5]。出自《為壹千美元做準備》第22卷。又名丹影、天火、火丹、劉火[4][5]。是指以皮膚突然發紅、出現斑塊為特征的壹種急性傳染病,如塗片[2]。
丹毒常發生在面部或下肢[4]。它被命名為[4],因為病變的顏色是紅色的像壹個塗片。
起初,患部鮮紅,邊緣清晰,灼痛、癢痛相間,蔓延迅速,發熱惡寒,頭痛口渴;更有甚者可見高熱、煩躁、譫妄、惡心嘔吐等毒邪侵襲[5]。
居無定所者,名為赤尤丹,頭上有毛者,名為火丹,小腿上有毛者,名為火[5]。生於胸、腹、腰、襠,稱為丹毒。
現代醫學認為,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癥[4]。
春秋兩季是丹毒的多發季節,見於幼兒和老年人。針頭經過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如因混合感染形成潰瘍,或發生敗血癥,應采取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
《黃帝內經:論虛實》說:“太陽弱則丹疹,則丹瘡……”
《論丹毒各種邪氣及癥狀的分期》中說:“丹者,突然變紅,似丹突,故稱丹。或腳上有毛,或腹部有毛,如手掌,都是風熱之邪。嚴重者有壞疽之類。如果不緊急治療,會很痛苦,而且會壞很久。”
丹毒相當於西醫的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詳見丹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