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字體和拼音
字形:半封閉式結構,可分為“篆”和“關”。
拼音:sê ng。
二、釋義及含義
1.把東西從A地運到B地:送信。送審。運輸。護送提交。
2.送給:送禮物。雪中送炭。
3.陪人到某地:告別。送別親人。
4.扔掉:毀了。
第三,單詞傳遞的發展
1.甲骨文時代(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3世紀):甲骨文中“送”的形狀比較復雜,類似於拿著禮物的形象,表示給予和交流的意思。
2.金文篆刻時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3世紀):金文篆刻逐漸簡化了“送”的形狀,書寫也更加規範,但仍表達贈送、饋贈的意思。
3.隸書時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3世紀):隸書的“寄”字形更加規範,筆畫更加簡練,書寫更加工整,顯示了書法的規範化趨勢。
4.楷書時代(公元3世紀至今):漢字“宋”在楷書中進壹步簡化,筆畫更加統壹,書寫更加規範,符合現代漢字書寫的標準。
5.數字時代(20世紀末至今):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漢字“宋”在電子屏幕上的顯示成為常態,書寫媒介的多樣化促使字形保持壹定的規範性。
4.發送單詞的示例
1.錄完就送走,不敢稍有逾約。——宋濂《送馬晟東陽序》
2.趙王齋戒五日,使臣侍奉,送書入朝。-《廉頗藺相如傳》
3.去打仗,去打仗,走,留,國內外互相騷擾。——《飲食記錄》
我現在死了,侯生卻什麽都沒給我,我失去了什麽。——《魏公子傳》
5.犯有擔任九江太守亡官,除國之罪。——申屠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