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在這篇充滿個人想象的小說化散文中所書寫和表達的內容,可以用短短的三個字來解釋,那就是帶著大媽的粉淚,仿佛在幾卷線裝書前,他居然繃緊了自己臃腫的全身,對著那具死屍腐爛的屍骨,輕而生動地哭著:“我恨!”
他的“恨”,就像他的“沈默”但最後依然“激動”壹樣,給不了我任何徹底的情感沖擊和感染力。他的“恨”真的很膚淺,他能把破壞敦煌文物的罪和恨幾乎都歸咎於這個“那個時代隨處可見的中國平民,穿著土布棉衣,眼神呆滯膽怯”的道士?!百年之後,余作為壹個“文化學者”被知識優越感包裹著,坐在壹個散發著茶香的書案前,凝視著世紀初黑夜裏燃燒所有生命的硝塵,像壹個深宅大院裏的紈絝子弟訓斥壹個他從來沒有真正認識或了解過的老看門人——妳為什麽這樣敗北?當時余先生就從這個老奴身上找到了壹些道德優越感和自我滿足感。道塔的本質功能僅限於此。
聰明的作者在最後還不忘借用壹位日本學者的話,“我想糾正壹個過去的說法。”近年來的成果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以恢復中國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過去他只是咬牙切齒的中國的愚昧、野蠻、落後、病態,都集中在作為“個人”的王道士身上,本應切入思考,深入思考中國各種根深蒂固的病態、愚昧,對他產生影響的“王力可道士”。“因此,每當中國發生不好的事情,據說總是因為壹些“小人物”作亂,而壹旦中國發生好的事情,那壹定是整個中華民族集體榮耀的證明,從而使我們的民族和文化“自尊”和“自信”得以實現和滿足。正是這種沒有自我批判、解剖和懺悔的阿q式的“勝利法”,使余的中國文人與文化在人為的“痛苦”和自我麻醉的超然中所向披靡。無論何時到來,都將是看似自信的“勝券在握”。但我知道他有罪。
而中國的壹些知識分子,卻願意回到所謂的“五千年燦爛文明”,拿起傳統文人情懷的人格面具。更何況“隨處可見的中國平民”需要找到魯迅諷刺的“我們的文化”的“自尊”和“自信”。余為老百姓做得好,所以我覺得他的散文本質上是壹種“媚俗”,他也不冤枉,但他這次賣的是壹種高雅體面的“文化”春藥。
2.莫高窟
莫高窟傳達的文字很美,略顯華美,修辭豐富,沒有雕琢感。靜止的敦煌壁畫,舞動著鮮活的線條和氣勢,既符合人物和背景的內容,又賦予了跨越時空的強烈的生命和審美意義。人隨畫動,畫由心轉,幻想與當下交織。歷史與色彩上升,精致而雄偉。
作者的意圖很明確:他想追求壹種超越宗教和道德的敦煌藝術的“美”。可以換壹個視角,但“美”的視角是合適的,同時又兼顧了莫高窟的多層含義,即“豐富的景深”。敦煌的意義和價值顯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經典,於在“美”的藝術心理觀察下截取了他想要的敦煌碎片並欣賞。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說作者是有很多眼光的。但問題是,隨著“各種生活”的出現、聚集、狂歡和釋放,余逐漸進入了“歷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敘事,“人性”、“人生”、“人格”成為被反復歌頌卻蒼白模糊的符號。我們看到了色彩斑斕、婀娜多姿的畫作,卻看不到更深壹層的壹對。也是表達對盛唐這個時代的無限憧憬和自豪的壹種敬意,所以說“我們的民族終於有了這樣的朝代,終於有了這樣的時刻”,而個體生命藝術之美被宏大的歷史題材和廉價的民族自尊所遮蔽,所以“我們曾經有”和“我們相聚壹千多年”,中間只有機械的堆砌, 這是立體和多維思維的壹大損失,所以於的《莫高窟之美》也因此失去了許多色彩,顯得單薄。
3.《陽光下的雪》
陽關“終將成為壹片廢墟,壹片荒地。”那麽原因是什麽呢?作者用壹種非常隱晦的方式表達了這樣壹個觀點:當權的統治者似乎沒有給予藝術家足夠的地位和尊重,限制了他們的創作,但是藝術家足夠好,足夠有才華,足夠優秀。
但“長安宮只為藝人開壹扇窄窄的側門”這句話卻很有深意,說明於在暗自拿自己和古代知識分子比較的同時,始終沒有離開過長安宮打開的“門”。余的人格深深地烙上了他對“權力”的心理依戀,這在本文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他對古代文化名人的感嘆、哀悼、哀痛甚至抱怨,甚至常常擠出幾滴超酸的幹眼淚。他其實是希望當局能給像他這樣的文化人壹個生存空間,甚至是重用。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文人情結,沒有或缺乏獨立人格,總是生活在權力話語的陰影下尋求自我定位。余借此把他作為壹個知識分子的虛榮心表現得淋漓盡致。不要侮辱艾略特的經典之作,只是無奈的看了壹眼他最終入土的墳墓。
余還不忘拿著唐朝的造像去找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大師的壹些可憐的“傲氣和驕傲”,但他不想再問了:如此輝煌的唐朝藝術為什麽不能避免倒退和衰落的命運?為什麽西方的文藝復興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現代人類文明?
那些還坐在“四大發明”等國家文物上歌頌凱的孝子子孫孫,自然不解。
5.留侯神廟
如果妳理解作者“借古人之屍還其魂”的深意,妳會覺得這是壹篇惡心指數很高的“文化散文”。與其說是“文化”這個模糊的概念被它弄得俗不可耐,不如說是壹個渴望當官的文化人的自白。整篇文章流露出作者強烈的“官本位”意識形態,甚至如此令人作嘔的文字,除了當場把柳宗元從棺材裏拉出來講幾句,說“柳州從根子上被打開了”是因為“柳宗元等被貶南的官員”。我不知道當代柳州的開放和崛起是否真的有賴於幾千年前貶謫南方的官員們的文化底蘊,但我知道的是,余的醉翁之意不在酒。那麽可以說,於也是壹位“學者”,是壹位具有較高水平的大學者。所以中國要想“從根子上”變好,真的只有壹個辦法,就是用這群大學者和年輕人去做大官和小官。可以說,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完全可以看出,余在骨子裏幾乎還沒有消化現代社會法治和憲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可能知道壹些理論,但他接受了比當代新儒家更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識。結果是做官的附庸風雅控制了文化,知識分子用權力炫耀文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余還在感嘆柳宗元在文章中失去了“個人意義”。在官本位的威權體制下,個人當然不可能獨立,也不可能被壓制。既然看到了這壹點,我就不追究自己對制度的責任,而是把希望寄托在“文人當官”的“人治”上。我不知道他真的是在為古人開脫。“項莊舞劍,意在眾反復用”!
7.都江堰
這還是壹篇通過都江堰講李冰的文章,通過李冰講“官本位”。我在《留侯詞》的評論中已經討論過,但這次他在“官本位”中註入了專業的科學技術,而不是題跋和詩詞。都江堰的偉大集中體現在“李冰精神”上。作者所希望的是這樣的人能有無盡的子子孫孫,所以給了李冰源源不斷的評論。
虞雯習慣於誇大定位,表現山水崇拜中的矯情和嘩眾取寵,但他當然不是真的要在山水文物面前下跪。他只是在做壹個虛假的姿態。他的重點仍然是用這種情緒的煽動來消除理性的冷思考,讓讀者認同他,追隨他的觀點。本文對“能官能官”的崇拜和對“清官”的崇拜是壹樣的,是對“人治”思想的壹種理解。要知道,單靠“清官、能官”並不能幫助中國擺脫“人治”帶來的歷史怪圈,但這種理性認知在作者刻意營造的宏大主題和諂媚民眾的民粹氛圍下已經疲憊不堪。
於在文章中說:“在這裏,我突然對中國的歷史有了壹些樂觀”。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妳可以在整個“文化之旅”中感受到這種甜膩的對“音樂”的膚淺看法,但書名卻貫穿了“苦”字。什麽是假裝?什麽叫矯情?看啊。
8.三峽
李白的詩優雅、靈動、超然,充滿了對山川的熱情。然而,他們抑郁、世故、焦慮、悲傷。如果妳讀過他的作品,超脫和隱居的不朽精神將永遠伴隨著這位才華橫溢的天之驕子。在世事的艱難困苦和仕途的沈浮中,他選擇了以壹種桀驁不馴的性格來陶醉於自己的精神,這與杜甫的堅忍不拔是壹致的。中國大部分人大概更喜歡讀李白,因為我能從李白身上讀到壹種速度和快感,但我更喜歡老杜。老杜的文字,不僅是濺滿光環的音符,更是血淚沈澱的生命之魂。他不超脫,所以他超越了那個時代每壹個超脫的詩人。
9.洞庭壹角
“貶官文化”的確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貶官仕途亨通的時候,也沒見有什麽特別優秀的文章。他們只是被放生,所以“不得不與山川親密無間”。帶著悲憤的自然感覺,他們的文采居然飛起來了。“事情變了,連法院都覺得這個人不錯,恢復了他的名譽。”可見,貶謫官員的文筆和抒情,並不隱藏著盼主借鑒、重用的功利心。被“貶謫”後,我別無選擇,只能寫點東西,這恰恰證明了被貶謫官員的“文學作品”是帶著不同的意義和目的寫出來的,所以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才真正符合他的“人格”——都是虛偽的。那麽,如果中國“極其惹眼”的文化都是文化官員這麽搞的,我們不知道是中國被貶的官員太有才,還是中國文學創作的自我評價“太有才”。
但是,文學只是被框在這篇文章裏。重要的是“地方靠人傳,人民靠地方傳,雙方互相幫助,都是出名”的“名氣”效應。墮落的官員化為塵土,山水亭還是這樣的山水亭。妳管他什麽“文學”?重要的是,文章賺來的“名氣”才是取之不盡的實實在在的利益。文學不僅“助”了貶謫官員的官運,還“助”了旅遊景點的名聲,大概可以載入史冊,流芳百世。我讀過余的《救命》,讀過半個中國的古典文學。
12.青雲譜風景名勝區隨想
徐渭的瘋狂,以及後來“揚州八怪”的怪異,在中國歷史文化中是絕無僅有的。魯迅先生曾談及魏晉“竹林七賢”,大概不是出於對儒家倫理的不滿,而是出於對儒家倫理被當權者錯誤利用,導致名存實亡的現狀的憤恨。像“狂”“怪”這樣的文人,是想反叛主導文化還是變相守護文化真諦,只針對當權者?如果“狂”“怪”的人真的超越了傳統的儒釋道文化,他們的精神資源是什麽?還是壹種更膚淺更頹廢的虛無主義?在我看來,這些“瘋狂”和“怪異”的人就像拔掉自己的頭發,試圖飛離地球壹樣。他們只是做了壹個手勢,他們的無力感被掩蓋了。事實上,“瘋狂”和“怪異”的人並沒有真正超越甚至斬斷他們所表達的仇恨、鄙夷和蔑視。他們的血液裏是否流淌著文化傳統的因素?而正是因為他們的資歷,才可能被植入的更深。那些“瘋狂”和“怪異”的人,進入了壹個他們跳不出來的奇怪的文化圈,就像是對孫了如指掌。最終,他因獨特新穎的個性和淵博的學識被傳統文化埋得更深,但最終,他可能被融化成讓文化傳統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被數百年後的“文化學者”反復琢磨、擦拭,然後用來寫文化保守主義的文章。“瘋狂”和“怪異”的人在輪回中尋找精神上的突破。原來他們失敗了,又回來了。對於壹個沒有神和救贖的古老民族來說,精神突破只能是另壹種“以我為義”的自以為是。
15.孤獨的天柱山
“有山水的宗教”既不是山水,也不是宗教,而是壹種能夠“讓那些有知識的文人感到舒服”的文化。天柱山有利有弊,但遠不是中國文人的“家”。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家園,聖經是基督徒的家園。天柱山?畢竟,它的“宗教、美麗、詩意”恰恰構成了壹個非常有趣的旅遊景點。
16."暴風雨的日子"
“為四庫全書獻書,是天壹閣的劫難,這話說得很對。”這是余對中國歷史黑暗的又壹個盲點。文中提出了所謂的“健全人格”,後來這個可笑的詞被他送給了康熙皇帝。中國文人愛講“盡善盡美”“盡善盡美”,也善於把這些盡善盡美的修飾語留給自己和當權者。壹個“健全的人格”遵守封建宗族規矩,包括“禁止婦女上樓”,“健全”的皇帝和他的繼承者們也開始了漫長的“文字獄”,閉關鎖國。這種畸形的“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是如何形成的?連阿q這樣的朋克都知道認真在紙上畫壹個完全勝利的圈,何況中國的文人。
17.西湖夢
所有的宗教都會來西湖展覽。“展”這個詞很精彩。中國人習慣於觀看。不管怎樣,最重要的是“看”,始於看,止於看。充滿了眼癮和感官樂趣,就像靈魂被抽幹了壹樣。
18.在狼山腳下
余根本沒有理解魯迅的深刻含義。魯迅是在改進自然景物的命名方式嗎?虞雯所謂的“但壹切都是那麽優雅,蒼勁自然榨幹了生命”,純屬文人的臆想。其實他的“淡定”和他祖先的“古池好水”、“曉寺清鐘”、“遠村明月”壹樣,都是在琢磨如何在命名上下功夫,用文字欺騙自己,只是方式不同而已。魯迅先生所批判和嘲諷的,恰恰是這種善於在“名”上弄虛作假、自欺欺人的民族文化心理,而作者就是愛在“名”上做文章。
19.上海人
這是余在本書中寫得最好、最精彩的壹篇文章,也許是因為作者本人就是上海人,他對上海有著深刻而全面的了解。
徐光啟是壹個值得特別書寫的開頭。他可以公開接受和傳播西方文明,甚至在壹個越來越封閉腐朽的封建時代受洗皈依基督教。他的影響絕對不同於以往任何壹次文化交流。他為古代中國註入了完全異質的文化血液,樹立了“新人”的榜樣。光啟,顧名思義,是壹個聽天由命的人。而以職員心態缺乏生命源泉和創造力的上海人,並沒有得到他的本質,而只是壹種精神而已。
20.五個城市的故事
蘭州牛肉拉面的醇香,傳千裏,飄入關外我的鼻和舌。。
21.牌坊
牌坊可能是中國文化中最令人憎惡的東西之壹。它見證了中國道德的虛偽、殘酷和吃人,是壹種公開贊美的惡,而幫助寫文章和創造理論來歌頌和宣傳它的不是別人,而是文人。父母壹邊立牌坊,壹邊偷偷送女兒離家,揭露“貞操”和“貞操”傷害人性的荒謬。“聖人”是男權主義在女性身上的體現。“聖人”、“賢婦”既不是“聖人”,也不是“美人”,而是對女性形象的扭曲。這裏的女人只是體現道德原則的工具,是男權主義的對象。封建中國的文化充滿了令人震驚的變形。
22.寺廟
女性被置於權利的最底層,幾乎完全被動,沒有文化,於是聽天由命,投身於“念佛”的“方便法”中。通過念經,我們只能幫助在鄉下建更多的牌樓,而不是拆掉它們。這就是中國“佛家念佛”的效果。
23.夜航船
作者想說,這艘夜船是壹艘精神文化之船,卻積澱了幾十萬年的文化。最後“我說這個文身是船,她(母親)說這個文身是木魚”,“木魚”確實是“文身”,慢慢敲下去,這正是中國文化的節奏,留給中國的學者和年輕人去補幾個。
24.烏江艦
青年學生的性格、心理、行為都被過分簡化和美化了。詩歌可以在篡改自然人性的基礎上寫出來嗎?男生正處於青春期,在壹個極度禁欲的年齡,對異性有朦朧的好感,壓抑的沖動,甚至隱藏的欲望,都是很正常的。為什麽他們在刻意聲明自己沒有邪念的時候還要睜大眼睛?而作者所謂的“邪念”又是什麽?道家的“邪”字!之後男生在女生宿舍前挖了壹口“友誼井”,這顯然是性本能集體無意識的變相表達,是異性之間“示好”的特殊替代。作者完全可以像韓少功在《馬橋詞典》中那樣直面坦率而火熱的欲望,同時反映出那個時代扭曲人性、壓抑人欲的荒謬與悲哀。但作者壹方面從其審美角度錯誤地刻畫了男孩“無惡不作”的思想,脫離了真實情況,另壹方面又寫出男衛生員給文革受害女孩“人工呼吸”“折騰了壹會兒沒效果”的低俗情節,如同女主角洗澡時必須有配角“偶然”進來看到的情節壹樣低俗老套,甚至更加荒誕。月光灑滿了她,她真的成了太湖的女兒。“壹個少女在瘋狂的世界裏所遭受的巨大悲劇和生活災難,就在這種充滿情色目光的“審美”視野中被消解了。最後只剩下宋代詩人寫給坐船的小紅姑娘的詩在回蕩,屍體的死味和悲痛完全被摧殘和遺忘。。。。。這是作者對文革活生生的悲劇災難的態度嗎?!
25.“信客”
僅靠“信”字謀生,因為壹個極小的“不誠信事件”而被徹底放逐和拋棄,於是為村裏服務了大半輩子的老信們很容易被推入命運的深淵,村民們的不寬容也就成了理所當然。在對“信”字極度功利的需求中,信作為“人”的尊嚴和權利被淡化和忽視,落後的農耕文明和宗法制度被忽視。信徒們看似“升華”了,但就像無數中國“處女貞節女”的牌坊壹樣,本質上是對人性的扭曲、異化和踐踏,鮮活的個體生命在“道德”的假象下被壓成符號供人膜拜。這種在中國封建時代形成的“信仰”的超驗觀念,絕不可能被復制移植到現當代社會,封建道德就此確立。中國人喜歡“大團圓”和“大圓滿”的結果,這篇文章也不例外。在文章結尾的歡騰氣氛中,我明顯感受到了令人不寒而栗的顫栗。
26.葡萄酒墓地
教英語我們都愛毛主席就是壹個充滿政治嚴肅性和政治狂熱性的例子。愛情在這裏早已失去了原本的意義。這位“偉大的領袖”已經取代了上帝,為他的子民坐上了上帝的寶座。愛情只屬於壹個領袖,壹個人身上的領袖剝奪了億萬人自由戀愛的權利。愛情就像壹顆被化肥催生,被空氣膨脹,被藥物興奮的劣質種子。它幹癟蒼白,不能用任何油浸泡,以至於當喝葡萄酒的人很自然地在黑板上寫下“愛情是人命”時,全班同學都會笑,而女生們則羞紅了臉低下了頭。在壹個羞於將愛情與生活聯系在壹起的年代,我們還能指望它不經醞釀就制造出駭人聽聞的黑暗嗎?
27.“老房子的窗戶”
老房子只屬於作者,何必矯情自負。作者太虛榮了。這篇文章可以和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相提並論。魯迅的懷舊散文從來不裝腔作勢,魯迅先生寫的是真實的人和人生,而不是功名利祿。虞雯在質量上確實是矮化和低劣的。
28.遺跡
不是所有的廢墟都能體現“悲劇精神”,也不是所有的悲劇都變成廢墟。廢墟是壹種常態,從廢墟中走出來的人才值得關註。
29.夜雨中的詩
夜雨不壹定與舒適不相容。安逸在夜雨中自顧自,哀嘆自己,在詩中自在,甘願被夜雨包圍吞噬,沒有活力和沖出去的欲望。夜雨也完成了破壞旅行者前進的目的。
30.“筆墨節”
壹個“犧牲”字,透露出保守的態度。筆墨書法是文化藝術的載體,也有情感的融合,但筆墨在千年中不也壹直在更新內容嗎?拒絕更新無異於自毀生命的延續。
31.擔心藏書
藏書之“憂”其實源於讀書人對物化知識的吝嗇與自負。讀書人互相嫉妒,慢慢的慢慢的才意識到自己書籍財富的珍貴。那種文人的自鳴得意和虛榮心表露無遺。這也是人的本性。文人對錢不是特別看不上,出手大方。當他們像孔自己壹樣窮的時候,他們也會羞於花幾個銅錢去買酒。所以,我覺得文人對書的熱愛不需要上升到壹個很“崇高”的層面。書籍確實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藏書家獨特的精神世界、學術觀甚至氣質風格,但也僅此而已。學者還是要回歸正常心態,這是我的觀點。
32.蠟梅
蠟梅真的能激發和激發人的情感,也只有人才能擁有這種知識,或者說它已經口耳相傳,賦予了某種天然植物特定的性格或符號。所以後人壹定要從臘梅身上看到生命力的堅韌和頑強,卻看不到壹切的復雜和生活中的諸多悖論。蠟梅可以禦寒,但不知道它是否也可以禦熱。
33.住在龍華
禪味在歷史敘事和古寺式建築的硝煙中,越來越黃脆,凝固成壹種腐朽的色彩,浸透著文人懷舊超然的情感頹廢。住在龍華的人很多。到頭來,雲煙滿天,就算老和尚剪幾十塊布,喝柏籽佛性,也不過是住在龍華罷了。
34.三十年的重量
若幹年後,曾經敬仰的、自以為高大偉岸的前輩老師們,被自己用慈善般的懷疑憐憫看不起,變成了看似覺得命運無常,實則是在某種自我滿足的隱蔽心理驅使下揣摩別人的痘痘,微弱的呻吟聲掩蓋不住自己潛意識中在比較中滿足虛榮心的欲望。
以前的“仰慕”真的只是中獎後虛榮心和感恩推廣心理的結合而非“意料之外”嗎?壹個孩子對以前不認識的老師,現在卻自稱“佩服”“崇拜”,能了解多少?如果沒有亮彩,會不會有壹系列的情緒心理化學反應和身體變化?過去的陰影其實是假的,那些諂媚的話也是建立在自我膨脹的假象中。然而,這個數字在幾十年後會“真實”嗎?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因為對於壹個為我所用的人、事、景或事,為我服務,為我註腳的作者來說,世人如何能消解禪般若?從來沒有任何誠意去深究真相。
35.流浪者
漂泊者是否和垂死的人壹樣絕望地抓著救命稻草,牽掛著早已逝去的精神故鄉?壹個漂泊者如何確定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的,回到家鄉不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失望甚至絕望?漂泊,是因為無奈的選擇還是因為堅強的意誌和自信?希望的出現並不是因為有壹個可預見的、看得見的目標。希望是在未來的虛無中迸發出來的心靈之光,當妳行走在無望的希望中,它才是真正被拯救的。中國的大部分老人都沈浸在用舊包新酒的雙重麻醉和舒適中,不願睜開眼睛。結果酒和包都拿不到。當他們老了,死了,就只是壹堆爛骨頭,供人憑吊,抒發情懷。他們永遠無法體驗到老人的靈魂,他的生命永遠像《老人與海》中的基督壹樣挺立、堅忍、熾烈、不可戰勝。他的信仰帶著他張開雙臂擁抱壹切困難,慢慢走向新的精神。
36.中國情結
語言是文化的有力載體,人類文明屬於語言存在。但人言不同於詞,其有限性、匱乏性、虛假性已被壹次又壹次證明,或者說不言而喻。人言不可過度癡情,執著,壓抑。運用它,超越它,而不是在所謂“母語”的枷鎖中起舞,不被它操縱,才是文化人的使命和發展方向。在某種程度上,漢語阻礙了古代人接受西方文明。以前表現為白話文和文言文的空間之爭,現在則表現為更加復雜深刻的民族文化心理的仿徨、掙紮和融合。
37.“這裏真安靜”
文末,只有“靜”。“軍人、妓女、文人”的模式被擡高,被賦予莫名其妙的意義,所有的人都成了符號,包括作者所強調和渲染的日本文人。文人特別重要,就因為是“文人”?歷史的悲壯歷程最終導致碑文的沈寂,草木的沈寂,萬物回歸自然的沈寂。當壹個懦夫拒絕面對個體生命的深重苦難和被各種疾病困擾的靈魂時,他會壹廂情願地閉上眼睛說:安靜,壹切都會回歸純潔。就這樣,寂靜黑暗的東方在麻木和醉酒中失去了在荒野中呼喊救贖之光的口。
艱辛的旅程,便悄然變成了永久的無味和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