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管理會計特征的界定
1.根據學科特點,現代管理會計是在現代管理科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門新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
2.從工作特點來看,現代管理會計是管理信息系統的壹個子系統,是決策支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壹個完整的管理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壹是決策體系(有決策者),二是決策支持體系(有工作人員),三是執行與控制體系(有執行者)。會計人員屬於決策支持系統的工作人員。
二、管理會計在中國企業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企業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壓力。管理會計的良好運用對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管理會計在本世紀初隨著泰勒的科學管理而產生,並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國外企業中得到普及和發展。管理會計在中國企業的應用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的管理會計理論。但是,由於管理會計在我國的引入和發展時間較短,在理論研究上還沒有形成壹套符合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體制的管理會計理論。
同時,目前我國的財務制度和價格體系不完善,使得管理會計在實際應用中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目前,很多企業沒有建立管理會計組織,也沒有培養相應的管理會計人員,會計人員本身也沒有機會和積極性去應用管理會計。此外,我國管理會計的軟件開發嚴重滯後,使得壹些復雜的管理會計公式和模型無法使用。因此,管理會計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的發展,削弱了管理會計的作用,造成目前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緩慢。
此外,與財務會計相比,管理會計的應用並不是強制性的。壹般來說,財務會計可以直接應用於企業實踐,也許是受這種現實的影響,人們期待管理會計也能像財務會計壹樣直接應用於企業實踐。但是,管理會計的特點決定了管理會計不會像財務會計壹樣。因此,期望差距影響了人們對管理會計在中國企業應用的理解和判斷。但是,管理會計本身是壹種思維和理念,所以很難說企業以何種方式應用了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有些企業實際應用了管理會計,但無意中沒有進行總結,壹定程度上影響了調查結果。
我們應該看到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區別。它不是強制性的,是否適用,適用多少,完全取決於每個企業內部的意願和要求。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外部政策驅動是企業應用管理會計的重要特征。相應的,90年代以前的管理會計側重於企業內部,沒有明顯的市場特征,主要是責任會計。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競爭的外部壓力轉化為企業的內部動力是管理會計產生、發展和受到重視的根源。這樣,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管理會計在中國的應用取得了突破。邯鋼集團公司“模擬市場核算,實行成本否決”的做法,可謂我國企業管理會計的典範。
單個企業對管理會計的有效需求不足也限制了其應用。現代公司制度、金融市場和會計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因此,管理會計的應用有賴於我國企業管理體制的變革、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市場經濟秩序的完善和市場壓力對企業的推動。這是中國企業重視並自覺應用管理會計的前提。我國目前還不具備管理會計普遍應用的市場環境和企業制度,所以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應用不是管理會計本身的問題,而是外部市場環境和企業管理機制的問題。這樣,管理會計的應用必然會因環境不同、企業管理者的理念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可能像財務會計那樣“廣泛應用”。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企業應充分認識管理會計的特點,轉變觀念,結合具體的管理場景,積極探索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與中國企業的應用途徑,並創造性地運用。只要適應企業內外部環境,配合管理機制,管理會計就能在企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應用中存在問題的改進對策
1,成立全國管理會計協會,組織開展全國管理會計學術理論研究。
美國於1972成立了獨立的管理會計協會,不久英國也成立了類似的協會,並分別出版了管理會計月刊,促進了管理會計理論的研究。中國也應該盡快成立全國管理會計協會。這個協會由會計師、工程師和部分企業管理人員組成,負責組織全國管理會計工作和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協會可以每年舉行壹次年會和學術研討會,並出版會議記錄。如果管理會計協會在我國成立並能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必將對我國管理會計和學術研究的發展以及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發揮重要作用。
2.加強管理會計理論建設,提高我國管理會計水平。
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首先要處理好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和矛盾。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都研究企業的價值運動。財務會計的對象是過去的價值運動,而管理會計的對象是未來的價值運動。管理會計來源於財務會計,兩者相互支持,相互協調,各司其職,為企業決策部門服務。但在分工上,財務會計通過信息系統向企業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關的財務會計信息,服務於社會的各個相關方面;管理會計則是將信息系統生成的相關管理信息提供給企業管理的決策者和執行者,在企業管理決策和經營中起著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由於管理會計是基於企業管理的需要,為企業管理者正確做出最優管理決策提供主要依據,因此管理會計必須有自己獨立的理論體系。
既要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管理會計的新理論、新方法,又要總結和完善我國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會計的相關經驗和方法,如50年代初實行的廠、車間、班組三級核算。60年代初實行的工廠計劃價格和資金的分級管理;20世紀70年代大慶油田內部結算:上世紀80年代,吉林省實行廠內銀行和首鋼“保、保、核”;90年代,邯鋼集團推行“市場模擬,成本否決”等等。此外,還應加快我國管理會計電算化的步伐,加強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
四、管理會計在中國的前景
壹些教授將現代管理會計的發展特征概括為:
1.研究內容向內深化,同時向外拓展。
2.應用指標從滯後變為領先。
3.貨幣和非貨幣計量方法的結合。
4.這門學科的性質往往是多學科的。
5.決策支持模式已經從科學觀轉變為人文觀。
並且從上述特征來看,我們無法從“會計”這壹原始意義上來理解現代管理會計。現代管理會計已經與“財務會計”分道揚鑣,走上了自己獨立的發展道路,發展前景廣闊。
管理會計側重於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這依賴於企業組織結構或制度以及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這樣,企業自身及其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必將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在26世紀,我們將面臨壹個以國際化、金融化和知識化為特征的現代市場經濟。在這樣的環境下,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和面臨的外部環境都會發生變化。企業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必須以外部競爭環境為導向,快速反應,靈活多變,打造核心競爭力,重視全面的價值鏈分析,不斷完善和優化價值鏈,實現價值增值。管理會計本來就是為了幫助管理者更好的決策和管理而存在的,企業及其經營環境的變化必然會推動管理會計的發展。
顯然,我們不可能事先預測管理會計未來發展趨勢的細節,但未來的管理會計將呈現出國際化、戰略化和行為化的發展趨勢。國際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會計和行為會計可能代表管理會計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