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第十七椎【湘雅醫學詞典】
《湘雅醫學詞典》
史:朱:【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概述十七椎穴是奇穴的名稱(shí q和朱和?EXB8)[1][2].把《千女與翼》和《類經與翼》列為怪點。腰部,後正中線上,第五腰椎棘突下[1]。主治: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癱瘓、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白帶、崩漏、遺尿、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4拼音Shí q和Zhu and
5代號EXB8
6.十七椎別名十七椎顛覆器(“奇穴治法”)和腰穴(“奇經奇譜”)。
7來源《千金方毅》:灸轉胞法,十七椎灸五十強。
8十七椎的標準定位:十七椎的穴位在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1][3]。
第十七椎的穴位位於第五腰椎棘突下的凹陷處,取穴在肚子上[2]。
第17椎的穴位在第5腰椎棘突下方[4]。
第17椎穴位於腰部,在第5腰椎棘突的凹陷處[5]。
十七節椎骨的位置——子午線外的壹個奇怪的點
十七節椎骨的位置——子午線外的壹個奇怪的點
9十七椎取穴方法為俯臥位。先取與髂脊平齊的腰陽經,再取下壹腰椎棘突下凹陷處的穴位[5]。
快速取穴:1椎體下推於髂前上棘水平線與兩側棘突的交點處,十七椎穴在棘突下[6]。
10十七節椎骨穴位解剖10.1級皮膚解剖→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3]。
10.2穴神經血管淺層有第五腰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有第五腰神經後支的肌支和腰動脈分布[3]。
11十七椎穴主要用於治療腰痛、腰骶痛、腿痛、下肢癱瘓、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崩漏、遺尿、疾病、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十七椎穴主要用於治療腰腿痛、下肢癱瘓、崩漏、月經不調[3]。
十七椎穴主要用於腰骶痛、腿痛、下肢癱瘓、移位、痛經、崩漏、遺尿、* *病、坐骨神經痛、功能性子宮出血[2]。
十七椎穴主要用於掌骨轉化、腰痛、痛經[4]。
婦科疾病:痛經、崩漏、月經不調、白帶過多[5]。
腰腿病:腰骶部疼痛,腰椎強,下肢癱瘓[5]。
泌尿疾病:遺尿[5]。
12十七椎配伍穴十七椎配中脘、三陰交穴、太溪穴可治療痛經[5]。
十七椎配腰夾脊穴,用於治療下肢癱瘓[5]。
十七椎配秩邊、關元術治療腰骶部疼痛[5]。
13針灸方法13.1針法壹般為0.5 ~ 1.0寸[2][4][3]。
直刺0.5 ~ 1寸,局部酸脹,或散在下肢[5]。
13.2艾灸可以艾灸[2][3][5]。
艾條灸5 ~ 7強;或艾條灸10 ~ 15分鐘[4]。
14特效* * *用中指和腹部定期按摩十七椎的穴位,有利於增強腰部骨骼,預防骨關節疾病[6]。
15文獻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