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的同義詞有:舊歷、夏歷、陰歷。詞性為:名詞。結構為:農(單結構)歷(半封閉式結構)。拼音是:nóngì。註音是:ㄋㄨㄥㄌ。
農歷的具體解釋是什麽?我們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文字說明點擊此處查看計劃詳情。
陰歷nóngì。(1)中國舊時常用的歷法是農歷的壹種,壹般稱為陰歷。正常壹年有十二個月,大月有三十天,小月有二十九天,壹年有三百五十四或三百五十五天(哪個月大,哪個月小,每年都不壹樣)。十九年有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壹年有383或384天。根據太陽的位置,壹個太陽年分為24個節氣,方便農耕。年表用天幹地支搭配,60年壹個周期。相傳這種歷法起源於夏朝,所以也叫夏歷。也叫“舊歷”。
二、引文解釋
1.中國古代歷法之壹。正常年份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或355天(壹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平均天數比太陽年短十壹天左右,所以十九年設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壹年為十三個月(383天或384天,閏月不壹定)。根據太陽的位置,壹個太陽年分為24個節氣,方便農耕。年表用天幹地支搭配,60年壹個周期。俗稱陰歷。相傳這種歷法創立於夏朝,所以又叫夏歷、舊歷。農業中使用的歷書。
第三,民族語言詞典
中國的傳統歷法。以觀測太陽運行為基礎,月相觀測為輔助,觀測太陽的定點是二十四節氣。因為適用於農業生產的時間序列,所以稱為“陰歷”,與民國以後采用的陽歷不同。參見“夏歷”。
第四,網絡口譯
陰歷(中國傳統歷法)陰歷是中國的傳統歷法,也有農歷、中歷、夏歷、漢歷、中歷之稱。農歷不是單純的陰歷,而是陰陽合歷。以月相的變化周期作為月的長度,加上樹幹歷法的“二十四節氣”成分,參照太陽的回歸年長度作為年。通過設置閏月,平均日歷年可以適應回歸年。農歷是以農歷(夏歷)為基礎,融合陽歷的歷法。所以嚴格來說,中國農歷不應該叫陰歷,應該叫陰陽歷。農歷屬於陰陽歷的壹種: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均壹年是十二個月;閏年是十三個月。壹個月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其平均歷月等於滿月。壹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是通過計算決定的。農歷是壹種考慮到太陽、月亮和地球之間關系的歷法。農歷沒有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動,所以四季的變化在農歷中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與365天或366天的固定太陽年不同,太陽年有時與太陰年相差壹個月。為了協調太陰年和太陽年之間的天數,用“閏法”將太陰期的總天數調整為陽歷回歸年的總天數。
論農歷的反義詞
公歷公元
關於農歷的詩歌
農歷五月十九夜的月亮,鷓鴣天和三易韋閏月的作品,白玉蘭緩,農歷正月初三,與和慧_前往虎丘。
關於農歷的成語
四農家傳神錄,牛農哭。
關於農歷的單詞
將士兵編入農業部門,提高房屋和山谷,傷害農民和不剝奪農業,養牛農民對哭泣的農民,農業,工業和商業
關於農歷的造句
1,農歷二月,是春種的季節。
2.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也叫端午和端陽。端午節快樂!
3.臘月二十三,中國傳統是小年;家家戶戶忙,老少皆笑;爺爺上帝坐在大廳裏,奶奶廚王送他上天。今天,我向我愛的人送上我的祝福和鞠躬,祝妳新年快樂,幸福無盡。
4.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是多民族的民間節日,是全民健身、防病、避邪驅毒、祈福健康的節日。
5.又是壹年農歷新年,綿綿的春雨給這個中國的節日增添了些許別樣的氣質。
點擊這裏查看更多關於農歷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