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孫臏: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吳後裔。
2.白起: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人,傑出的軍事家,“兵家”的代表人物。
3.韓信:漢朝和西漢的開國功臣和軍事家。
4.李牧: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趙國的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壹。
5.衛青:他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主將。
6.李靖:初唐傑出的軍事將領、軍事理論家和民族英雄。他根據自己的生活實踐經驗,寫出了優秀的軍事作品。
孫臏(生卒年不詳)博陵人,華夏民族孫武的後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甘(今鄄城北)人。中國是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唐德宗是王武成寺的64位將軍之壹,宋徽宗是武松寺的72位將軍之壹。
孫臏早年曾隨龐涓學習兵法。龐涓當了魏國的將軍後,嫉妒孫臏的才能,把他騙到魏國,在那裏被鞭打。後來,他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逃到了齊國,並被推薦到齊威王,作為田忌的客人,幫助田忌贏得了賽馬。周先王十六年(355),欲封孫臏為大將軍,孫臏婉言謝絕,稱之為“留刑之人”。
二十七年,因龐偉鄄率軍攻韓,韓相啟求援,孫臏率軍救韓,為軍師,有大將田剛、田忌、田嬰。
孫臏不僅在戰爭實踐中創造了影響深遠的“圍魏救趙”,而且為後世留下了反映時代特征和戰爭規律的優秀軍事理論。孫臏兵法89篇,圖4卷,已失傳。
由此可見,他的兵法思想主張:“內得其人心,外知其敵情”,主張“克己復強”、“動前準備”;在戰略戰術上重視“勢”,即創造主動和優勢的條件;突破以往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大同崛起,強調攻城;
只有打敗軍隊,殺死將領,才能取得勝利,創造殲滅戰的理論;闡述了車基的應用,陣法的研究,以及野戰條件下將領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