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代表佛教的詞語

代表佛教的詞語

“佛教”是個外來詞。2014年,日本某雜誌介紹了壹種“新男性變種”——“佛系男”,即愛獨處,專註於自己的興趣,不想和異性在壹起的男性。

去年年底,壹篇名為《第壹批90後新加坡人出家了》的博文介紹了年輕人的佛教生活方式。佛家的生活方式就是“不爭不搶,不輸贏,不苛求,不在乎,不計較,看淡壹切,隨遇而安”的態度。這壹年,佛教生活方式迅速爆發。

有人說,“佛教”的流行反映了年輕人厭惡斤斤計較和非理性的紛爭,希望構建和諧的生活秩序。也有人說,年輕人以“佛系”自嘲,反映了壹種單純降低人生期望值的無奈,反映了壹種不可取的消極人生態度。

《人民日報》英文版將“佛教青年”翻譯成“佛教般的青年”,具體解釋用的關鍵詞是隨性、平靜心態,所以“佛教青年”也可以用隨性、平靜心態的青年來表達。

佛教的心態,用英語大概可以解釋為“凡是會的,都是會的”。...

由此衍生:

佛教式的社交,就是妳心情好,就會在朋友圈裏點贊。

佛系範指的是不瘋狂的為偶像打電話,也不跟其他粉絲吵架,打電話看偶像事業的起起落落。

佛家式的關系,指的是不做作,要求高,有個幸福的緣分,單身也不錯。

90年代以後,佛教也掀起了壹股養蛙風。

“有些人表面光鮮,背後可能連壹只青蛙都沒有……”這個網絡笑話中提到的青蛙,就是熱門手遊《旅行青蛙》中的主角——壹只時不時背著背包旅行的小青蛙。

許多人稱贊這款遊戲節奏緩慢,稱它迎合了中國年輕壹代尋找“Zenlike”活動的趨勢。

很多人對遊戲的慢節奏拍手叫好,說這符合國內年輕人追求“佛系”生活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