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鼎盛時期,龔雪曾容納當時百家爭鳴,道、儒、法、明、兵、農、陰陽、縱橫諸子,匯聚了天下智者約壹千人。其中著名的學者有孟子、淳於髡、鄒衍、田駢、沈導、解郁、紀真、袁環、彭蒙、田霸、陸仲連、荀子等。尤其是荀子,三次擔任龔雪的“酒祭”(龔雪之長)。當時所有來稷下學宮的學者,不論其學術派別、思想觀念、政治傾向、國家、年齡、資歷,都可以自由發表學術見解,從而使稷下學宮成為當時各派的中心。這些學者互相爭論、詰問、吸收,成為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典型。難能可貴的是,齊王善待的士子、學者,封他們中的著名學者為“宓尚”,賜他們的爵位,並享受優厚的待遇,允許他們“議而不治”、“議而不仕”。因此,稷下學宮具有學術和政治雙重性質,既是官辦的學術機構,又是政治顧問團。
夏姬·龔雪的學術博大精深,集諸子百家之精華。就儒學而言,曾經駐紮在夏姬龔雪的著名儒生,前有孟子,後有荀子。孟子長期生活在齊國,其思想深受門下學者的影響。比如,孟子的“養浩然之氣”思想,就有學者認為是受了等人的“氣論”的影響。
荀子是稷下學宮的最後壹位大師。他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對稷下學宮進行了全面的批判性總結,從人性論、認識論、政治論、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對稷下學宮進行了吸收和修正,從而將諸子百家推向* *,成為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召喚師。在荀子“禮法結合”思想的誕生下,荀子的弟子韓非、李斯進壹步推動了法家思想的發展,對秦朝的政治制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