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解釋如何在snmp的管理信息模型中定義表。為什麽要用表來組織管理對象?
SNMP協議簡介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是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定義的壹組網絡管理協議。該協議基於簡單網關監控協議(SGMP)。使用SNMP,管理工作站可以遠程管理支持此協議的所有網絡設備,包括監控網絡狀態、修改網絡設備配置和接收網絡事件警告。盡管SNMP最初面向基於IP的網絡管理,但它已成功地用作電話網絡管理的工業標準。1.SNMP的基本原理SNMP采用壹種特殊形式的客戶機/服務器模型:代理/管理站模型。網絡的管理和維護是通過管理工作站和SNMP代理之間的交互來完成的。每個SNMP從代理負責回答來自SNMP管理工作站(主代理)的關於MIB定義信息的各種查詢。下圖10是SNMP協議在NMS公司網絡產品中的實現模型。圖10 SNMP代理和管理站通過SNMP協議中的標準消息進行通信,每個消息都是壹個單獨的數據報。SNMP使用UDP(用戶數據報協議)作為無連接操作的第四層協議(傳輸協議)。SNMP消息包含兩部分:SNMP報頭和協議數據單元PDU。數據報結構如下:11。圖11版本標識:確保SNMP代理使用相同的協議,每個SNMP代理直接丟棄不同協議版本的數據報。團體名稱:用於從SNMP代理認證SNMP管理站;如果網絡配置為要求身份驗證,SNMP從屬代理將對管理站的團體名稱和IP地址進行身份驗證。如果失敗,SNMP從屬代理將向管理站發送陷阱消息(見下文)。協議數據單元(PDU):PDU表示SNMP的消息類型及其相關參數。2.IETF指定的管理信息庫MIB(可訪問的網絡設備及其屬性在對象標識符(OID)中定義並唯壹指定)。MIB是樹形結構,SNMP協議報文通過遍歷MIB樹形目錄中的節點來訪問網絡中的設備。下圖顯示了NMS系統中SNMP可訪問網絡設備的結構OID:對象標識符(OID)。圖12圖13顯示了查詢DS1線路狀態的OID設置示例。圖13圖14左圖為RFC2495到DS1/E1中繼的MIB信息樹圖,右圖為NMS系統中機箱管理的MIB協議。點擊查看圖143。SNMP中定義了五種消息類型:獲取請求、獲取響應、獲取下壹個請求、設置請求和陷阱。Get-Request、Get-Next-Request和Get-Response SNMP管理站使用Get-Request消息通過SNMP代理從網絡設備中檢索信息,SNMP代理使用Get-Response消息進行響應。Get-Next-Request用於結合Get-Request查詢特定表對象中的列元素。例如,首先通過以下原語獲取要查詢的設備的接口數:{ iso sorg(3)DOD(6)Internet(1)MGMT(2)MIB(1)Interfaces(2)IF NUMBER(2)},然後通過以下原語進行查詢(其中第壹次使用get-則使用get-next-Request):{ iso sorg(3)DOD(6)Internet(1)MGMT(2)MIB(6544Trap SNMP代理使用Trap向SNMP管理站發送未經請求的消息,該消息通常用於描述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