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簡明寫作常識詞典

簡明寫作常識詞典

1,第壹人稱敘述法

2.第三人稱敘事方法

3.逐次逼近法

4、閃回法

5.插值法

6.補充敘事方法

7.分類方法

8.詳細敘述法

9.素描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間接抒情法

12,先敘後議的方法

13,先討論法律,再討論。

14,敘述和討論的方法

15,以事為線索

16,以人為線索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18,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19,素描

20.旋轉法

21,筍剝法

22、擬人法

23、動態法

24.說明

25、“五感”法的運用

26、借抒情法

27、表達抱負的方法

28、文章自述法

29、遠景。

30、內外結合法

31,逐步轉化法

32.解釋和介紹

33、環境襯托法

34、蠟筆描述方法

35、遠近結合法

36、時間序列變換法

37、成長和改變的方法

38、拓展聯想法

39、突出重點的方法

40.比較法

41,贊贊法

42、靜態素描法

43、總分結合法

44、特征舉例法

45、特征描述方法

46、聚焦法

47、成長與變化法

48、實驗證明法

49、群體描述法

50、現場見證法

51,擬人法

52.動物自我報告方法

53、談談抒情方法

54、景物襯托法

55、季節特征法

56、隨時改變方法

57.日內變動法

58、定點場景變化方法

59、風景變點法

60、階躍變化法

61,繞中心法

62、分類描述法

63.傾聽妳的想法

64.描述性討論方法

65、動靜結合法

66、擬人法貫穿始終

67.異同比較

68.景物錯覺法

69、借景抒情法

70.定向導入法

71,參觀介紹方法

72、圖片組合法

73.分類介紹法

74、感動現場。

75、粗筆刷輪廓法

76、細致描述法

77.畫龍點睛

78、人物特寫法

79、動態素描法

80、動靜結合法

81,拓展想象法

83.角色動畫方法

84、自我介紹法

85、結合時代規律

逐步方法

87、連續動作法

88、交替敘述法

89、壹般描述方法

90、女神散花法

91,動作分解法

92.獨白法

93.對話方法

94、直接描述法

95、回憶想象法

96、夢幻法

98、作家定律

99、寫人法的幾件事

100,對比寫法

101,詳圖

修辭手法的理解和運用

1.判斷修辭手法的種類,以及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使用的正確與否。

2.指出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用壹些修辭手法造句。

掌握修辭格的定義、類型和應用效果。

修辭是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語言提高語言表達效果,使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的壹種方式。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重復、設問、反問句。此外,文中還涉及到比喻、借代、引用、雙關、反語、頂針、稱呼等。學修辭,不要盲目挑名詞術語,結合具體語境,體會修辭的表達效果,學會運用修辭造句。

考試說明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常見修辭方法有比喻、類比、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句。

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類比、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句。學習修辭常識的目的是為語言實踐服務。首先,我們可以識別語言中的各種修辭方法,然後了解它們的適用效果;同時,我們應該能夠運用這些修辭方法來提高我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修辭方法也叫修辭格。據專家考證,漢語修辭格多達70種,常見修辭格有10多種。

(1)比喻。它是用壹個具體、簡單、熟悉的事物或情景來說明另壹個抽象、深奧、陌生的事物或情景的修辭方法。隱喻可以分為三種形式:比喻、隱喻和轉喻。明喻的形式可以簡化為:A(本體)如(比喻:像,像,如果,猶,像,好像)B(喻體)。比喻的形式可以簡化為:A是B(比喻:成,成,成,成,成,成,成)。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而隱喻是壹致的。轉喻:只出現喻體,不出現本體和比喻詞。如:麻雀知道天鵝的野心!

(2)轉喻。不要直接說出妳想說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壹個與這個人或事密切相關的名稱來代替,比如用部分代替整體;用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體;用專名代替通用名等。比如:

(1)不走群眾路線。(群眾的壹切財產都被壹針壹線代替)

(2)不要鍋飯。(“大鍋飯”取代抽象的“平均主義”)

③白胡子坐在角落裏抽著煙。(花白胡子的特點是特征而不是本體)

數以千萬計的雷鋒活躍在祖國。(《雷鋒》用具體的形象代替抽象的* * *意識形態)

(3)比較。壹種把人寫成物或者把物寫成人的修辭方法,前者叫模仿,後者叫擬人。比如:

1.不要驕傲,也不要夾著尾巴走路。(模仿)

②每天晚上,蠟燭都會哭幹燈芯。(擬人化)

(4)誇張。用放大或縮小的方法來描述事物的形象、特征、功能和程度的修辭方法。比如:?

白發三千尺,愁似長須。(“三千英尺”有點誇張)

2芝麻大,不用擔心。(“芝麻分”是誇張的說法。)

太陽壹出來,地面就已經著火了。(把前壹件事“出來”和後壹件事“入火”誇大到幾乎同時出現。有人把這種誇張稱為“提前誇張”)

(5)比較。它是壹種同時比較兩個事物或同壹事物兩個方面的方法。比如:

(1)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

②朱門酒臭,路有凍死骨。

(6)雙重性。用壹對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同的短語或句子來表達相對或相似的意思。比如:

1全虧,適度受益。

(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但妳只要上壹層樓梯,就能開闊三百英裏的視野。(流水對)

(4)望長城內外,惟我茫茫,河水上下,我迷失。(粉絲臉)

(7)並行性。將幾個(通常是三個或三個以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聲調相同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起來的方法。比如:

但是這壹次,有相當多的事情出了我的意外。壹個是當局如此殘忍,壹個是流言蜚語如此低人壹等,壹個是中國女人遇事如此冷靜。

(8)反復。根據表達的需要使同壹個單詞或句子反復出現的方法。重復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間歇的。比如:

(1)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二)敵人進攻的地方,我們就消滅它,敵人進攻的地方,我們就消滅它。

(9)諷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反諷”——實際意義和字面意義相反。比如“友好的人”不能再“驚訝莫名”了,就請放心分吧。

(10)反問句。就是把確定的意思用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所以不需要回答。中學老師和小姐騎自行車體面嗎?(避孕套裏的男人)

(11)提問。為了突出所說的內容,用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七個人背著誰?不是別人,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提問就是自問自答。

此外,教材中還有許多修辭方法,如引用、雙關、頂針(或“朱利安”)、呼喚、重疊、警告、通感、婉曲、禁忌裝飾等。

中國常識

第壹部分

兩種語言類型:口語和書面語。

兩種論證方式:論證和反駁。

兩種解釋語言:平實生動。

說明文有兩種類型:關於事物的說明文和關於事物的說明文。

兩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情緒,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述-解釋時代背景。

兩種論證形式:事實論證和理性論證。

第二部分

三種情緒色彩:積極、消極、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主要人物是根據小說主題能否表達而定)、情節(開頭/發展/高潮/結局)和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議論文寫作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由提出問題(引言)、分析問題(論文)、解決問題(結論)三部分組成。

解釋的三個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和邏輯順序。

語言使用的三個原則:簡潔、連貫和恰當。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詩歌、戲劇和散文。

四種論證方法:例證論證、真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句子的四種用法: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

小說的情節由開頭、發展、高潮和結尾四部分組成。

四種敘述順序:直接敘述、倒敘、插入、補充敘述。

引號的四種用途:①引用;②表示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④表強調或強調。

第四部分

五種表現方式:敘述、描寫、解釋、抒情、議論。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註釋、②插值、③聲音的中斷、④話題的轉換、⑤意義的遞進表達。

第五部分

六種解釋方法:舉例、類比、比較、列數、分類、定義。

六個邏輯順序:①總體→分②現象→本質③原因→結果④共性→具體⑤部分→整體⑤主要→次要。

敘事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過程、結果。

六種人物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表情描寫。

六類病句:①成分不全;②搭配不當;③關聯詞使用不當;④不壹致;⑤語序不當;⑤虛詞(介詞)的誤用和濫用。

省略的六種用法:①省略表格內容;②間歇性表語;③因搶白話文而表不全;④情緒的矛盾;⑤思維跳躍;⑤進行中的思考。

六種常用的寫作技巧:象征、對比、襯托(鋪墊)、關懷(呼應)、直接(間接)描寫、促進和抑制。

第六部分

七類短語:並列短語、偏旁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補語短語、去字短語、賓賓短語。

復句的七種類型:①並列復句;②轉折復句;③條件復句;④遞進復句;⑤選擇復合句;⑤因果復句;⑥假設復句。

第七部分

八種常見的修辭方法:

(1)比喻——使語言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2擬人——把事物寫成人,使語言生動。

3誇張——突出某物或強調壹種感覺。

4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增強表達效果。

⑤雙重性——讓語言簡潔利落。

⑥引用——增強語言的說服力。

⑦提出問題——引起讀者的關註和思考。

⑧反問句——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