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應當熱愛幼兒,熱愛幼兒教育事業,相互尊重,為幼兒樹立榜樣。幼兒教師的智能結構與職業道德。
首先,幼兒園教師應該有職業道德
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是指幼兒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的總和。它是壹定社會對幼兒教師職業行為基本要求的概括,是幼兒教師履行崇高社會責任、順利開展教育工作的保障。
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狀況反映了其整體的道德面貌。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教師的整個人生目標、道德理想和道德規範,也直接影響著她的興趣、情操乃至整個人格品質。從幼兒教師勞動的特點出發,充分說明了道德在幼兒教師勞動中的重要性。因此,加強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素養,對於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教育,培養年輕壹代具有重要意義。
(壹)熱愛兒童,熱愛幼兒教育事業
愛孩子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沒有對孩子真正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現代心理學研究資料表明,學齡前兒童是在人際交往中成長的,成人的愛撫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孩子對老師有壹種特殊的依戀,師愛是壹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壹種極其重要的教育手段。幼兒園老師愛孩子不是出於個人的情感偏好,個人的好惡,不是天生的愛,而是理性的愛,尊重的愛,嚴格的愛。每個孩子獨特的個體都有不同的特點,幼兒園老師要因材施教,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發揮;孩子是四化的棟梁,老師要對孩子提出正確的、始終如壹的要求。激發孩子做好孩子的欲望,引導他們開展遊戲和活動,發揚他們的優點,耐心幫助他改正缺點,而不是溺愛或放縱愛。學前教育是中國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師的日常工作與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聯系在壹起。幼兒園教師只有對學前教育工作有正確深刻的認識,才能熱愛學前教育事業,並以壹種光榮感、自豪感和責任感將其發揚光大?俯首甘為孺子牛?精神,不惜幫助孩子進步,發展孩子的體力和智力,為孩子和學前教育奉獻壹生。
(二)對待老師和家長應該互相尊重。
幼兒教師要處理好個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職業道德中的重要內容。幼師要互相尊重對待同事,看到別人的長處,虛心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團結。保持步調壹致,形成良好的集體。有利於教育目的的實現。
家長的配合是理解孩子,促進孩子健康發展,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條件。幼兒教師要尊重家長,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期望,幫助家長理解孩子教育的要求和內容。獲得家長和幼兒園更好的合作,參與教育。
(C)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以身作則,成為兒童的榜樣。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精神文明的播種者。孔子是中國第壹個提出師者重於身教的人。他認為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和教育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示範作用。教師的模範作用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特殊的影響。孩子是模仿型的,老師的行為是他們直觀的、活的學習模式,尤其是對年齡較小的孩子。蘇聯教育家加裏寧曾經說過:?老師也必須照顧好自己。他應該覺得自己的壹舉壹動都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世界上沒有人受到這麽嚴格的監督。孩子們用幾十雙眼睛盯著他,知道天地間沒有什麽能比孩子的眼睛更精細、更敏捷。我對生活心理的各種微妙變化更為敏感,沒有人能像孩子的眼睛壹樣把握住所有最小的東西。?由此可見,幼兒教師的表率作用是多麽重要。所以作為幼師,他比任何職業的人都更需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上進步,言行壹致。
教師要培養孩子文明的行為習慣,就要以端莊的儀容、整潔的衣著、樸素的作風、文明的語言、和藹可親的態度為主。總之,老師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無聲的教育。幼兒教師要用美好的心靈和行為去影響孩子的教育,言行壹致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二、幼兒教師應具備的智能結構
幼兒教師的智力結構是壹個具有辯證知識和能力的壹流整體。
(壹)幼兒教師的知識結構
幼兒教師首先要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廣泛的興趣和才能。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孩子對周圍的世界不熟悉。他們渴望了解世界。他們為什麽不能提?渴望老師來回答,這就要求老師要有淵博的知識來深入淺出地教給孩子正確的科學知識,來回答孩子的問題,有效地開發孩子的智力,激發孩子對知識的興趣。因此,幼兒教師的知識結構應該是全面的、滲透性的。教師應該不斷充實自己,不斷發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識,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有更多的愛好和才能。
其次,幼兒園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幼兒衛生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和幼兒園各學科的教材教法,以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提高工作自覺性、科學性,減少盲目性。
(二)幼兒教師的能力結構
1,觀察和理解孩子的能力
每壹個具體的孩子都是獨壹無二的,理解孩子是教師開展教育的前提。幼兒教師不僅要善於觀察幼兒的外部活動,還要善於了解幼兒的心理活動。教師如果能看到孩子在行為、愛好、性格等方面發生變化的跡象,那麽就可以把教育放在前面,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從而進行巧妙的引導。
2、組織管理能力
如何合理規劃、科學安排幼兒的活動,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具備壹定的組織能力,教育教學工作才能得心應手。教師的組織能力是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保證,教育組織能力是通過學習和工作中的自覺鍛煉逐步提高的。
3.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
在教育中,演講是傳遞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用語言表達思想是優秀教師的基本素質之壹。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未來的教師有必要培養與兒童對話的能力。
幼兒教師的話語要清晰、簡單、通俗、生動、有感染力、有說服力,這不僅要求語法正確,還要註意語言語調,並配以適當的面部表情和手勢。
第三,幼兒教師應有的道德意誌和風度。
幼兒教師要冷靜自控力強,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無論如何,不要忘記自己是壹名人民教師,不要忘記自己的教育責任,要善於控制不必要的激動和沖動,冷靜溫和地對待每壹個孩子。公正也是幼兒教師的重要素質之壹。它意味著教師在教育孩子的態度和行為上是公平、平等、正直和無私的。老師應該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孩子,用熱情去關心他們,用愛去對待他們。幼兒教師的風度是指她的儀態、舉止、步態手勢、面部表情、衣著儀表等。它是教師個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內在美的外在表現,是文明行為的組成部分,對教育和孩子的心靈有著直接的影響。幼兒園教師的著裝應符合教師職業的道德要求和審美標準,優雅、美觀、大方。既不能太古板,也不能過時,更不能壹味追求奇裝異服。總之,幼兒教師的言行總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甚至對孩子的壹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要認識到教師肩負的重大社會使命和光榮職責,了解幼兒教師的勞動特點,明確幼兒教師必備的職業素質,真正熱愛幼兒和學前教育,努力學習,刻苦鉆研,不斷提高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做壹名優秀的跨世紀幼兒教師,以高尚的情操投身於培養祖國未來主人的光榮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