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8年6月+2005年10月,首爾市長李明博在市政府召開記者會,宣布韓城中文譯名改為“首爾”,不再使用“首爾”壹詞。首爾歷史悠久。古代因地處漢水以北,故名“漢陽”。14年底,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稱“漢城”。近代朝鮮半島殖民統治時期,首爾改名為“首都”。1945朝鮮半島光復後,改名為韓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為“首爾”,意為“首都”。
首爾全城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包圍,市區40%是山川。整個城市北部比較高。北寒山、馮道山和迎風山形成了壹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羅山和馬龍峰,南部有關悅山、三聖山和牛眠山,東南和西部有約100米的丘陵,構成了首爾的輪廓。城市的西南部是金浦平原。城市的中部被北嶽、王人和鞍山所環繞,中間形成壹個盆地。
韓國最大的河流漢江從東到西貫穿整個城市,將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市區的河流長度約41.5km,寬度400-1.000m,水深6-10m。如意島(約7平方公裏)和蠶島,這兩個由河中央沖積沈積而成的島嶼,擁有韓國最大的如意島廣場、市內最高建築、63層議會大廳和使館區。
首爾作為首都,有近600年的歷史。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文佐國王南下,在此城址上建都城尉犁城,後改稱漢城。公元392年至475年,高句麗占領了這壹地區,把漢江的北部和南部稱為北漢山國,也就是現在的首爾南平壤附近。7世紀中葉,新羅統壹朝鮮後,並入含山郡。韓國成宗皇帝(公元960-997年)將此地升級為揚州田園(高麗12田園之壹),1068年,升級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壹的南京,成為壹座城市。南京新宮建於1104,1308升級為漢陽府。李朝李成桂於1393年在此建有大型建築,並於1394年遷都於此,稱漢城府。1910年日本占領時,改名為首都之家。1945朝鮮半島光復後,改名為韓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為“首爾”,意為“首都”。1949年8月,韓國指定首爾為“首爾特別市”。
首爾市立藝術博物館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首爾的經濟發展迅速。20世紀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扶持大企業,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實現了經濟騰飛。此外,首爾還大力發展旅遊業。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和歐美國家都有航空聯系,各國遊客可以方便地在首爾和歐美國家之間自由往來。在國內,首爾也通過高速公路與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相連,交通十分便利。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壹條現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經過水原、天安、大田、龜井、大邱和慶州,這標誌著韓國向其交通網絡的擴展和現代化邁出了重要壹步。首爾地鐵有五條線路,總長125.7公裏,世界排名第七。地鐵有最先進的設施,售票和收費系統都是自動化的。
首爾還是韓國的文化教育中心,有首爾大學、高麗大學等34所高校。
城市裏有許多名勝古跡,包括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德壽宮和秘密花園。在市區的掩映下,古老的宮殿和寺廟相當於高聳入雲的現代建築,展現了首爾的古今歷史和時代。
首爾也是遊客購物的理想之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樂天、美都博、東邦廣場等大型百貨商店購買免稅商品。首爾的免稅商品都是統壹價格。
5438年6月+2003年2月,韓國國會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至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敲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國中部的焉耆-周公將成為新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焉耆-周公開始建設新的行政首都,2020年形成30萬人口的城市,2030年形成50萬人口的城市。2012至2014,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至新行政首都。5438年6月+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定韓國國會2003年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憲。韓國政府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至中部地區的計劃將被迫停止。韓國為什麽遷都?韓國的遷都夢並不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