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英語中的分詞是什麽?

英語中的分詞是什麽?

分詞是“非謂語動詞”的另壹種形式,有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兩種形式。

關鍵點:

初學者在使用分詞時往往會有這樣壹個困惑——在選擇壹個分詞充當句子成分時,不知道是選擇它的現在分詞形式還是過去分詞形式。我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強化兩個概念:

1)分詞的動作意義是壹回事;分詞形式另當別論。

2)區分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所以,在討論分詞的句法功能之前,我們先討論這兩個概念。

#這裏所說的“分詞的動作意義”,就是拋棄其形式,只談“動作所表達的意義”。而“分詞形式”指的是現在分詞形式和過去分詞形式。比如把工作作為“工作”的意義時,工作和被工作兩者的“動作意義”都是“工作”。同樣,當do作為“做”的意義時,did和done的“動作意義”都是“做”。也就是說,在決定“分詞形式”之前,首先要用“動作意義”來分析句子的意義以及“分詞動作”與相關詞的關系。根據不同的關系,決定不同的分詞形式。請看下面兩個句子填空:

我聽到我弟弟在隔壁房間唱歌。

我聽到這首歌是用英語唱的。

#區分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區別。

區分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區別是我們決定使用哪種詞形的重要依據。讓我們來看看這兩種分詞形式的區別:

現在分詞:

1)分詞與其相關的名詞、代詞構成“主謂關系”,即“主語-動態”。這裏與分詞相關的名詞、代詞根據句子中分詞的成分不同而不同。比如壹個分詞在句子中充當定語,那麽它所修飾的詞就是“關聯詞”;如果壹個分詞作賓語補足語,那麽這個賓語就是“關聯詞”;如果壹個分詞在句子中充當狀語或表語,那麽句子的主語就是這個分詞的“關聯詞”。

2)現在分詞表示“正在進行的動作”;或者表示“現在或過去的常規動作”。

過去分詞:

1)分詞與其相關的名詞、代詞構成“動賓關系”,即“被動動態”。這裏的“與分詞有關的詞”的指稱與“現在分詞”的指稱相同。

2)過去分詞表示“已完成的動作”或“發生在過去未知時間的動作”。

現在我們用例子來說明分詞的這兩個主要區別。

示例1

我不喜歡罐頭食品,我更喜歡新鮮的東西。

我不喜歡罐頭食品。我喜歡新鮮的食物。

這個故事非常有趣。

這個故事很有趣。

她對音樂感興趣。她對音樂非常感興趣。

聽到熊倪最終獲得第壹名,我們都高興得跳了起來。

聽說熊倪最終獲得了壹等獎,我們都高興得跳了起來。

他被他們不禮貌的話所傷害,勃然大怒。

他突然發脾氣,因為他們粗魯的話傷害了他。

母親聽到她的孩子在開門。母親聽到她的孩子在開門。

母親聽到門開了。母親聽到門開了。

示例2

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

中國必須抓緊時間趕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

中國應該爭分奪秒趕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

他看到壹名穿制服的男子向他走來。

他看到壹名穿制服的男子向他走來。

窗戶破了。

這扇窗戶破了。

每天給我辦公室送郵件的人是壹名退休工人。

把郵件送到我辦公室的人是壹位退休工人。

我們的總統是壹個受大家愛戴的人。

我們的總統是壹個受人愛戴的人。

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就更容易討論分詞在句子中的作用了。句子中的分詞是1)作定語,2)作表語,3)作狀語,4)作賓語補足語。

1)作為屬性

單個分詞作定語,分詞壹般寫在被修飾的名詞或代詞之前;當分詞短語用作定語時,分詞放在被修飾詞之後。

現在分詞作定語,主要解釋“正在進行的動作”或“現在或過去有規律的動作”。

過去分詞作定語,主要解釋“壹個已經完成的動作”或“過去某個未知時間發生的動作”。如果與以上兩點不壹致,就不能用分詞做定語,而要用定語從句做定語。我們來具體看壹下分詞做定語的情況:

那是壹個有趣的電視劇場。那是壹部非常有趣的電視劇。

他們減少了實驗中使用的動物數量。

他們減少了用於實驗的動物數量。

站在她媽媽旁邊的那個女孩看起來很膽小。

站在她媽媽旁邊的那個女孩看起來很膽小。

今天我收到的這封信是我家人寄來的。

我收到的那封信是我家人寄來的。

我今天收到的信是從我家寄出的。

另外,分詞作定語也有“被+過去分詞”的形式。這個表達的意思是“分詞正在進行中;但分詞動作和它所修飾的詞之間是動賓關系。”例如:

正在建造的立交橋是由壹個年輕人設計的。

正在修建的立交橋是由壹個年輕人設計的。

最近到處都在討論的話題是關於2000年奧運會的。最近到處都在談論的話題都與2000年奧運會有關。

2)作為表語

現在分詞作表語主要表達主語的性質和特點;過去,用作表語的分詞大多表示主語的狀態。例如:

這消息真令人興奮。那個消息真令人興奮。

當他聽到伏明霞為中國獲得第26枚金牌時,他非常激動。當他聽到伏明霞為中國獲得第26枚金牌時,他非常激動。

這食物聞起來很誘人。這道菜聞起來很香。

她輸掉比賽後看起來很失望。

輸掉比賽後,她看起來很失望。

他說的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他的話聽起來很有說服力。

當她到達那裏時,商店已經關門了。

3)作狀語

壹個分詞,無論是現在分詞還是過去分詞,當用作狀語時,往往表現出以下幾種情況:

——分詞所表示的動作總是句子主語發出的動作之壹;也就是說,句子的主語在邏輯上是分詞動作的執行者。這時,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了“主謂關系”和“主語動態”;或者正式地說,它是分詞動作的主語。在這種情況下,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了“動賓關系”和“被動”。簡而言之,分詞的主語必須與句子的主語相同,或者是同壹個人或事物。另壹方面,我們可以說——當壹個分詞作狀語時,如果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主謂關系”,我們就用現在分詞;如果主語和分詞動作構成“動賓關系”,我們就用過去分詞。

——分詞動作和謂語動作基本上發生在同壹個世界,或者說同時發生。

-在壹個句子中,分詞動作相對於謂語動作來說不太重要。也就是說,我們總是選擇最重要的動作作為句子的謂語,把其他次要的動作寫成分詞的形式。

上述情況也可以視為使用分詞作狀語的前提條件。

因為分詞有兩種形式,所以分詞作狀語的意義和作用是不同的:現在分詞作狀語主要是修飾和對比謂語動作;過去分詞作狀語主要說明謂語動作的背景和條件。分詞作為狀語,常用來說明謂語動作的原因、方式、時間、條件和結果。例如:

由於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我給他寫了壹封信。

由於不知道他的電話號碼,我給他寫了壹封信。

被濃煙窒息,他幾乎不能呼吸。

他被濃煙窒息,幾乎無法呼吸。

離開機場時,楊霞和丁美媛含淚向留在悉尼的中國代表揮手告別。

當楊霞和丁美媛離開機場時,他們含淚向留在悉尼的中國奧運代表們揮手告別。

從山頂上看,這座城市顯得很重要。

從山頂上看,這座城市看起來很壯觀。

比賽結束後,觀眾們笑著大聲交談著離開了體育場。

比賽結束後,觀眾帶著響亮的聲音和微笑離開了球場。

教授被他的學生包圍著,愉快地坐在那裏。

教授高興地坐在那裏,周圍都是學生。

考慮到較差的財務狀況,他們決定推遲他們的項目。

鑒於糟糕的經濟形勢,他們決定推遲這個項目。

如果給予更好的關註,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多加註意,事故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當分詞作時間或條件狀語時,有時可以在分詞前加上When、while、if等連詞,以闡明其意義。例如:

請在聽報告時做筆記。聽報告時請做筆記。

跟她解釋的時候,妳要有耐心。

當妳向她解釋這件事時,妳應該有耐心。

如果僅僅是憑妳的想象,這份報告是不會有說服力的。

如果妳只憑想象寫,這份報告就不會有說服力。

此外,如果要明確分詞動作發生在謂語動作之前,可以使用分詞的完整形式(包括主動和被動):

——“Having+過去分詞”(主動),

——“Having+been+過去分詞”(被動)。

——分詞作狀語也有“be+過去分詞”的形式。

這個表達的意思是“分詞正在進行中;但分詞動作和句子主語之間是動賓關系。”

這種形式不同於單純的過去分詞或過去分詞短語作狀語:它不僅表明分詞動作與句子主語之間的動賓關系;但也強調分詞正在進行。例如:

經過幾次討論,終於做出了決定。

經過幾次討論,終於做出了決定。

被壹大群粉絲包圍著,喬丹幾乎壹步也挪不動了。

喬丹被他的壹大群粉絲包圍著,他幾乎動彈不得。

當句子的主語既不是分詞的邏輯主語,也不是它的形式主語時,也就是說,主語和分詞之間沒有關系,分詞可以自帶邏輯主語,形成壹個絕對構式。獨立結構在形式和功能上與分詞作狀語相似,但不作為句子成分。例如:

比賽結束後,觀眾站起來為勝利者歡呼。

比賽結束時,觀眾起立為獲勝者歡呼。

決定已經做出,他們開始考慮如何執行。

決定已經做出,他們開始考慮如何執行。

4)作賓語補足語和主語補足語

分詞作賓語補足語和主語補足語實際上是用在兩種不同句式中的同壹個成分。具體來說,主動態句中的賓語補足語就是動態句中的主語補足語。分詞作賓語補足語時,如果分詞與賓語形成“主謂關系”,則用現在分詞;如果形成動賓關系,就用過去分詞。常用分詞作賓語補足語的動詞有:發現、感覺、得到、擁有、聽到、保持、註意、看到、觀看等。例如:

當我經過他的辦公室時,我發現約翰正在認真地讀著什麽。

當我經過約翰的辦公室時,我發現他正在仔細閱讀壹些文件。

我聽見我姐姐在外面用英語唱那首歌。

我聽見我姐姐在外面用英語唱那首歌。

有人聽見我姐姐在外面用英語唱那首歌。

有人聽見我姐姐在外面用英語唱那首歌。

他們曾經聽到有人用英語唱這首歌。

他們聽過用英語唱的那首歌。

有人曾聽到有人用英語唱這首歌。

有人聽過用英語唱的那首歌。

另外,“被+過去分詞”的形式也可以做“賓語補足語”。這個表達的意思是“分詞正在進行中;但分詞動作和賓語之間是動賓關系。”例如:

當我們走近他的花園時,發現他的房子正在粉刷。

當我們走近他的花園時,發現他的房子正在粉刷。

他們聽到整個社區都在討論這個話題。

他們聽到社區裏的人們在談論這個話題。

她註意到她的小兒子正在刮新墻。

她發現她的小兒子正在把新墻粉刷得亂七八糟。

在復合賓語結構中,有些動詞如:感覺、聽見、註意、看見、觀看等。可接現在分詞作賓語補足語或不帶to的不定式。但這兩種情況在表達意義上是不同的:用現在分詞作賓語補足語,強調分詞動作正在發生和進行;用不帶to的不定式作賓語補足語,重點是不定式動作從發生到結束的全過程。所以說話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可能來確定自己的選擇。例如:

我看見他正在過馬路。我看見他正在過馬路。

我看見他穿過街道。我看見他正在過馬路。

他們聽到他在隔壁房間大聲讀著什麽。

他們聽到他在隔壁房間大聲朗讀。

他們聽到他在隔壁房間大聲讀了壹會兒什麽。

他們聽到他在隔壁房間大聲朗讀了壹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