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民主?什麽樣的國家是民主國家?壹個偉大的民主應該是什麽樣的?我們真的應該討論壹下。
西方區別於選舉制度。他們認為西方式的選舉制度是最民主的國家。相反,它不是壹個民主國家。
那什麽是民主?國內出版的詞典也有不同的解釋:《簡明社會科學詞典》說,民主壹詞由希臘語demokratia、demo(人民)和kratia(權力)組成,意思是人民的權力。慈海指出,民主是專制的對稱,意味著大多數人掌握國家權力的政治制度。《現代漢語詞典》認為,民主就是人民有權參與國家事務,自由發表意見。
我認為民主是以人民的利益為基礎的,其他的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人民利益包括經濟利益,最重要的是生存權,要能吃飽穿暖;政治利益意味著人要活得有尊嚴;文化利益意味著有受教育的權利。其中,人民的生存權是人權中最基本的權利,也是民主的根本目的。
這樣看來,印度不是民主國家,更不是“偉大”的民主國家。
首先,印度人權之壹的生存權很成問題。其饑餓人口居世界之首,達到2億人。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消息,2008年全球饑餓指數顯示,在全球88個饑餓最嚴重的國家中,印度仍排在第66位。報告稱,“雖然近年來印度經濟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但其人口饑餓狀況比25個撒哈拉以南國家以及除孟加拉國以外的所有南亞國家都要糟糕。”
其次,印度的教育狀況也不怎麽樣,文盲占了很大比例。
第三,印度仍然存在種姓制度。物種之間的界限很嚴格,不允許通婚,不允許交流,甚至不允許壹起吃飯,坐在壹起。種姓之外還有很多所謂的賤民,更是難以接近。物種的社會地位與其物種密切相關。在印度,婆羅門是貴族,在印度教占主導地位的地方,如果妳說妳不是婆羅門,而是赫魯曉夫或者首陀羅,恐怕找個住的地方都成問題。租房的話,房東會先問妳屬於哪個種姓。印度政府雖然制定了壹些消除種姓歧視的法律規定,但並沒有真正實施。
第四,女性社會地位低。在印度,女性是二等公民,參與社會工作的權利大打折扣。女人的婚姻沒有保障,婚姻對女人來說是很大的負擔。結婚時,她們不僅要陪送大量昂貴的嫁妝,壹旦丈夫不喜歡,還可以隨便把她賣掉。
壹個生存權、受教育權得不到保障,種族歧視嚴重,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家,只要實行西方式的選舉,就是民主國家嗎?想壹想,饑寒交迫的人急著找吃的,或者急著爭取選舉權,不言而喻。現在西方國家有些人經常喊普選,因為他們是吃飽了的男人,不知道餓肚子男人的需求。對於生存權低的人來說,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這是根本。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