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概念最早由中本聰提出,並於2009年正式誕生。比特幣是壹種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以P2P的形式存在,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去中心化的支付體系。與所有貨幣不同,比特幣不是由特定的貨幣機構發行的,而是根據特定的算法,通過大量計算產生的。比特幣經濟利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組成的分布式數據庫來確認和記錄所有交易行為,並利用密碼學設計來保證貨幣流通各個環節的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和算法本身可以通過制造大量的比特幣來保證貨幣不被人為操縱,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被真正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也保證了貨幣所有權和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區別在於其總量非常有限,極其稀缺。2017,12,17,比特幣達到19850美元的歷史新高。2020年7月27日,比特幣再次突破1億美元大關。
比特幣的流行使得它在國內很長壹段時間都有壹個產業鏈,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采礦?。礦工們往往會選擇電費更便宜的地區,比如四川的壹些縣城,用配備了最高性能顯卡的電腦(也被戲稱為礦機)24小時搜索比特幣。前幾年比特幣走勢火熱,第壹批礦主應該賺了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