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釋:
1,談判;正在思考;討論壹下。
引自:《義兌》與《商兌不太平》三國誌魏註:“商,議而割制也。”
2.觀點;方式。
引自:《北史·隋芳齡·王永傳》:“裕德太子東宮,左右為何要強?吾若議之,交換之日,上東宮而下,是好事,也是壞事。”
3.估計,估計。
引自:(宋)趙常青《墨山憶古詩“滿城風雨近重陽”是這個詞:“滿城風雨,近重陽,黃菊梅在清秋,倚東籬來議。”
4.準備好。
引自:(宋)《菩薩蠻第二韻章炳道》詞:“密葉似磋商,春光長。”
5.買賣時還價。
語錄:《敦煌變文集·董永變文》:“家裏窮,沒有錢,妳買(賣)的是給妳母親辦喪事。會有牙人來勾引,美好的願望再談。老人還80塊錢,董永只要壹百個壯。”
示例:
1.我必須和我媽媽討論參加夏令營的事。
經過討論,每個人都決定不去參觀公園。
3.全家人都很尊重她,大事小事都由她做主。沒有商量的余地。
這件事最好和他商量壹下。
5.老師經常和我們討論班級的工作。
王教授再過兩個月就六十多歲了,幾個學生正在討論如何慶祝他的生日。
7.我正要去市裏和妳商量事情,妳就來了。這是自然的願望。
不管發生什麽,他們都可以討論解決。
9.和老師討論本周的班會。
10,他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所有很多事情都要和他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