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個人有心理接觸。
2.來訪者處於無助、焦慮、迷茫的狀態。
3.治療師在與來訪者的“關系”中處於真誠和諧的狀態。
4.治療師對來訪者有著無條件的接納和尊重。
5.治療師可以與來訪者感同身受,不再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對方。
6.來訪者能感受到治療師對自己的尊重和同理心(* * *)。不同療法的唯壹區別是“心理接觸”的方式。
用精神分析的話說,“心理接觸”就是“在無意識中工作”。箱庭療法也被稱為“精神接觸”。用非語言形式-心理意象來表達無意識。沙盤就像壹面“鏡子”,折射出遊客心中的世界。在沙盤治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觀察來訪者傷口的愈合和心靈的成長。作為沙友的治療師和心理咨詢師,我深深體會到來訪者和治療師之間的“心理接觸”是推動案件進展和轉化的壹大因素。保證每壹次沙遊治療效果的最重要指標是是否與來訪者有“心理接觸”。
沙盤道具:沙盤是壹個長方形的木箱,裏面是藍色的。當沙子被拉出時,它看起來會像壹條河、壹個池塘或壹片大海。對沙子沒有特別的限制,但是最好選擇比較細的沙子,用篩子過濾兩三遍再洗。沙子越細,越有利於塑形。用於玩具、人、動物、昆蟲、建築物、車輛等。要準備好各種材料和姿勢。就連我們扔掉的包裝材料,也會通過參觀者豐富的想象力,突然變成雲、霧、雪、浪等等。
說明:
1,請用這些玩具在沙盤上做出壹個妳想要的世界。
2.請把妳的手放在沙上,感受它,讓妳心中的感受出來,並在沙盤上表達這種感受。
3.請去玩具架看看各種各樣的玩具。也許妳會在壹些玩具上找到壹些沙盤的感覺。
工作完成後,我們通常會問以下問題:
妳是做什麽的?
2.妳有什麽想要展示的東西是這裏沒有的嗎?
3.當妳完成時,妳有什麽感覺或想法?
4.再次見到XXX有什麽感受?
錄音拍照:從病例制作的方向拍照,從治療師的方向拍照,再從病例的90度方向拍照,可以拍壹些部位的照片。因為目前數碼相機應用廣泛,拍照保存方便,可以根據需要多拍幾張。
簡單記錄下來訪者砂具的擺放順序。記錄來訪者對沙盤的描述和情緒狀態,以及治療師對沙盤的分析。
自由與保護當壹個病例正在制作時,治療師可以安靜地觀看,或者記錄下沙子在病例中的擺放順序,但絕對不要主動提問或與病例對話。案例說話或者提問,自然回應就好。治療師不應該離沙盤太近。壹般距離是半米到壹米,讓個案有壹個自由的空間由治療師來照顧。治療師要安靜專註的看沙盤。沙盤遊戲的整個過程,就是壹個個案例探索和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過程。治療師和病例是壹個聯盟,治療師對病例的接納、保護和主動關註是沙盤遊戲的重要治療因素。尊重和接受沙盤呈現的內容,也是接受和尊重案件的壹部分。專註可以引導雙方進入心理(精神)世界。心理接觸的基礎是雙方都“在場”。沙盤遊戲過程中的提問、講解、沙盤清理都要表現出對來訪者的尊重。“心理接觸”首先是態度,在沙遊過程中要接納和保護遊客,讓他們感到安全和自由。其次,提出開放性的問題,用坦誠平和的語氣去問。
沙優療法是壹種治療工具,不應作為診斷工具。因此,它的課程是全心全意地守護和跟隨“心象之流”。這才是最重要的。
解釋:東西方對沙盤的解釋態度不同。西方治療師傾向於對個案進行沙盤解釋。在東方(中國、日本),他們傾向於不講解沙盤,而是安靜地跟著案例,壹起體驗制作過程和作品。沒有向來訪者解釋,不代表咨詢師不懂沙盤的意義。沙、盤、沙具都是案件的心理意象,都有自己的象征意義,都依附於案件的情緒和情感。當壹個案例講述和感受到自己的沙盤時,就會理清自己的問題,實現自己的“內心真實”。治療師可以引導病例感受自己的沙盤,說出自己的沙盤。這時候治療師就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了。沙盤的壹系列解讀往往能發現新的信息。
解釋沙盤的方法;1.用弗洛伊德和榮格的象征主義解釋沙盤。2.利用神話、傳說、童話等傳世的心理意象,探究沙盤的心理學意義。
學習各種符號的象征意義,是對人性的認識,心智形象本身就能促進人的成長。因此,象征意義的解釋可以轉化案件。在講解的過程中,有時我會讓遊客給沙盤起個名字,找到沙盤的主題。參觀者會被要求找出沙盤中的哪壹個更像自己,盡管沙盤中的每壹個都是自己的心理形象。讓他感受每個沙具所附帶的情緒,進而感受沙盤所呈現的能量流。
我只是和小矮人等動物壹起默默的看著這令人窒息的壹幕,深刻的傳達了羚羊被獅子咬死的痛苦,我已經深深的感受到了...
講解註意點:1。註意沙具的順序,尤其是第壹個和最後壹個。2.註意是否有可重復使用的砂具。3.在頻繁出現的玩偶中,或者說案件中最有感覺的玩偶,很可能就是沙盤世界的主角。被賦予更多的情感和心理能量。4.把自己想象成他的主角,觀察主角和周圍的關系。聯想他的故事。不要去想自己的聯想,隨便的聯想是沒有意義的。) 5.利用相關的象征性神話和民間故事來理解所用物件的含義,可以窺見更深層的內容。6.註意砂具的結構。對稱(軸對稱、中心對稱、旋轉對稱)、分散、分組等。
癥狀與沙盤:抑郁癥的臨床特征是存在抑郁情緒。外顯特征是行動和動機的停滯。停滯嚴重時期,大多做不出沙盤。即使做到了,也會因為能量低,用的對象少,很難做出原創的東西。有時候會有清晰的黑暗和孤獨的意象,或者刻板和宗教的意象。厭食癥經常在沙盤上投射自我形象。正面形象往往由長頸鹿、鶴等瘦高動物呈現,負面形象則由鴕鳥、駱駝等動物呈現。饕餮演員會把自己表現成豬。強迫癥(OCD)他們會非常在意物體的大小和朝向,追求完美的態度可以在制作沙盤的過程中呈現出來。構圖規整,平淡無奇。癔癥常以“直立”的方式做出,類似於身體,也就是說,頭在上面,胸在中間的情況很常見。《妥瑞癥的沙盒》中經常出現大量的動物或打鬥場景,這可能是由於抽動的心身特征,所以動物符號、攻擊、打鬥等方式表現了肌肉中積累的多余能量。在個人成長中,封閉型神經癥在個體“心”這個中心事物形成之前,會停止適應外界,采取專註於自己內心世界的態度,最後會因為自我認同而進入封閉狀態。這就像蝴蝶的“蛹”和“繭”,不要隨便動,也不要強行拉出來。只有默默守護才是最重要的。在沙盤中,可以看到城堡、塔樓等防禦性和宗教性的表演。焦慮癥焦慮癥治愈的共同點是“癥狀消失”、“覺悟”、“主動回歸現實”、“自我實現”,在沙盤中以“大圈”和“中心化”的心理意象出現,可稱為該癥狀的治愈意象。
起初,參禪者的沙盤是壹個真實的場景或情感的表達。後來會變得更有創意,更有趣,更有內涵,最後是壹種審美表達。每壹個沙盤都是藝術品,有些作品很有禪意,我稱之為“禪碟”。
在教沙盒遊戲的過程中,我試圖不用文字來解釋學生的沙盒,而是用自己的“禪碟”來回應學生的沙盒。有的同學會在夢裏夢到我呈現的沙盤。我這樣做的另壹個期望是,符號的存在可以促進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