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驚風》簡介

《驚風》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病因病機5癥狀6治療6 1針灸治療6 1體針6 1耳針7參考附件:654。38+0治驚風的穴位2治驚風的方劑3治驚風的中成藥4治驚風的相關藥物5古籍中的驚風1拼音jīng fēng

2英文參考《小兒征討》【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醫術語(2010)]

驚風[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3.總結壹下病名[2][3]:小兒驚風[1]。是指以譫妄、驚風、抽搐為特征,以抽搐、抽搐、抽搐、抽搐、抽搐、抽搐、抽搐、抽搐、抽搐、抽搐、抽搐、八癥為特征的兒科疾病[2][1]。兒科常見疾病之壹[2]。即痙攣[2]。

唐代以前,該病被列為癲癇病,太平方將其命名為驚風。

病因病機壹般分為急性驚厥和慢性驚厥兩大類[3]。

古人把突然發病的發熱、煩渴等稱為熱證[2]。急風多為外感發熱,內熱熾盛;或痰火郁結,熱盛風盛;或者驚慌失措,氣血紊亂等。[3].慢驚厥多為虛損所致。上吐下瀉過度,久病不愈,脾胃虛弱,急性驚厥久不治療,均可引起陰血虧損,風虛內動[3]。

現代醫學認為,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因此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暫時紊亂[3]。

5驚風癥狀是強直、痙攣的表現,所以古代壹些醫家把驚風、痙攣作為常用術語[2]。比如《道德草》、《吳鞠通兒童難解》、《幼兒集》都認為抽搐是痙攣[2]。風是致病的原因,《內經》所謂“諸突僵歸風”[2]。風引起的各種驚厥癥狀,可稱為驚厥[2]。在現代,習慣上說痙攣出現在成人,也出現在兒童。

壹種以肢體抽搐和意識不清為特征的常見兒科綜合征[3]。表現為抽搐、抽搐、抽搐、震顫、抽搐、抽搐、抽搐、視物等八種主要癥狀[2]。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7歲以上逐漸減少。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2]。病情變化非常快,危及生命[2]。

臨床上,急性驚厥的特點是起病急,突然昏迷抽搐,甚至出現角弓倒置[3]。外感發熱常伴有高熱、面紅、口渴、煩躁;咽部可見痰熱,氣短或發熱,腹脹;受驚嚇的人四肢不溫,晚上躺著睡不著,容易受驚大哭[3]。慢性驚厥的特點是驚厥,緩慢無力,病程長[3]。常伴有精神疲勞,容易出現臥、面瘦白、大便稀等癥狀[3]。

6治療原則,急性休克以祛風解毒、開竅化痰、平肝解痙為主;慢休克主要是歸陽救急,驅寒抖驚,溫中健脾[2]。

6.1針灸治療6.1.1體針主要用於取水溝、唐寅、宣石、合谷、太沖[3]。急性癥狀可參考捏中脘[3]。高熱使椎體和池增大;痰熱可加豐肺,溫和會厭;驚恐者加神門、湧泉[3]。慢驚厥可輪流取脾俞、舒威、肝俞、腎俞、神闕、關元、足三裏、三陰交、索靖等穴[3]。適當使用艾灸[3]。

6.1.2耳針去除足端、神門、大腦、角膜緣、心臟等穴位[3]。高燒加上耳尖紮出血;慢驚風加肝、脾、腎、篩等穴[3]。中等強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