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認識自然之後,物與理是壹體的,認識本真的“性、相、身、用”也是實相。實相是壹相法,壹相法如佛真。雖無相,萬相可生於所有五陰,非離即離,似水波濤。
真理如佛性。雖然不是知與覺,但具有知與覺的性功能。它不是善或惡,而是能顯示存在的善或惡。它不是骯臟、混亂和生死,而是展示了現存的骯臟、混亂和生死。親眼見實相空,是獨壹無二的,所以雖見色、受、念、行、識空,卻能做到壹切佛事,不離五陰。
雖然我們知道世間壹切法界,乃至壹切法界,都是由五影而生,化名而造,但我們能順應世俗,無所顧慮,絕不會壹見再見。?
有壹種自見,說的是人乃至壹切眾生身上有壹種不滅的自性。在禪宗裏,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禪師沒有悟出真理,認為這種知覺心是永恒的。“摸摸妳的頭,摸摸妳的腳,妳能從眼睛裏看到,從耳朵裏聽到。”
因為禪師這麽說,所以誤會了。結果他認為在我們身上能知、能感、能看、能聽的心就是真實,就是真心,然後他就把假象當成了佛性。這種自性是外來的,六祖稱之為“絕滅必止生。”
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出生了,卻誤以為這顆停在無癡狀態的心是真的。他們不知道,這顆心離不開睡眠和知識,這還是心的生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