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中國和朝鮮的文化交流是怎樣的?

中國和朝鮮的文化交流是怎樣的?

中國與古代朝鮮的政治接觸和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商朝末期和周朝初期。在中國的史書中,如《尚書·列傳》、《史記》、《漢書》、《三國誌》等,都有嵇子和姬子東渡朝鮮的故事。《三國誌》(記述了古代新羅、百濟、高句麗的歷史)、《三國誌遺》(公元13世紀朝鮮僧人用中文書寫,記述了新羅、朝鮮、百濟的軼事和佛教的傳播),以及《朝鮮簡史》、《海東夷史》,關於姬子、

姬子是商周(壹個著名的暴君)。也被稱為帝辛,出生和死亡日期不詳。帝的兒子,在狄懿死後繼位,是商朝末年的親戚。紂王是專制的,姬子提出抗議,紂王不僅拒絕聽取,而且監禁了姬子。周武王(西周王,名,生卒年不詳,文王死後三年繼位)砍殺商賈,放了;當東征朝鮮時,封為朝鮮侯。姬子把中原文化帶到了朝鮮,並“教民以禮義”,還制定頒布了成文法《樂浪朝鮮人犯法八條》。八條中有三條流傳下來,分別是:殺人償命;傷人賠谷;偷別人的財物,男方是他的家奴,女方是奴婢(bü)。如果要贖回自己(shú),每人需要支付50萬元贖金。由於禮儀正義的教育,以及重刑嚴法的配合,韓國社會秩序井然,史書中有“其民絕不相盜,無門不關”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