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英雄?智能秀,叫英語;勇氣非凡,稱之為英雄。在字典裏,英雄是指勇敢無畏的人,也指不怕困難,不顧自己和人民利益,令人欽佩的人,也指具有英雄品質的人。我認為的英雄是勇敢、光明磊落、有情有義的人,是為他人犧牲自己、為義犧牲生命的人。
?秦末,西楚霸王項羽和沛公劉邦屢戰屢敗。雖然每次戰爭的勝利都會引來項羽的軍隊,但最後的結果是劉邦登頂,建立了強大的漢朝。項羽羞於面對江東父老,自刎吳江,壹代豪傑隕落。雖然項羽在這場追逐中最終功虧壹簣,但成敗並不影響我們判斷壹個人是不是英雄。莊子裏有壹句話:“自古以來,變化之多,不以成敗論英雄”。作者認為項羽是壹個頂天立地,深明大義的真英雄。縱然自負沖動,但與劉邦相比,項羽有著更好的英雄品質。
?年輕有為的項羽憑借巨大的勇氣,在巨鹿之戰中打敗了秦軍。公元前208年,秦國的將軍張寒和王力率軍攻打趙國,包圍了巨大的鹿城。趙遇到了麻煩,向鄰國楚國求助。楚懷王派宋軼和項羽領兵。宋軼想等到秦趙兩敗俱傷,於是趁漁翁之利,遲遲不出兵支援趙。項羽認為這是楚、趙聯手攻打的好機會,於是提議攻打,但不同意。項羽公開指責宋軼,並殺死了他。24歲的項羽獨自率軍攻打,在此期間,他破釜沈舟,贏得了巨鹿之戰,救了趙。而劉邦卻是到了中年才開始做出自己的成績,這與以年輕為榮的項羽相差甚遠。
?四面楚歌,霸王別姬,江東自刎,項羽是有情有義的。據史書記載,項羽在窮途末路的時候,想到了烏騅馬和相守多年的愛人於吉。他擔心他們的處境。壹個人臨死前為他人擔憂需要有多深,可見烏騅馬和於吉在項羽心中的重要性。其實項羽也不是完全走投無路。最後壹刻,在烏江邊上,他遇到了烏江導演。導演勸他和自己壹起回江東,以後壹定東山再起。但項羽以愧疚、羞於面對江東父老為由婉拒了導演,將心愛的烏騅馬送給了導演。筆者認為,這是項羽重義的體現。如果他回到江東,可能會把戰爭引向江東,江東不會太平。項羽舍身為義,舍己為人。幾千年來,他感動了世界。戰爭中,劉邦為了自保,多次拋棄妻兒,只為生存,殘忍自私。
?英勇無畏,在彭城擊敗漢軍,項羽。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項羽果斷決定親率三萬精兵攻打彭城,而占領彭城的劉邦卻有幾十萬大軍。但在英勇的楚軍進攻下,漢軍接連潰逃,劉邦的父親和妻子也在這場戰役中被俘。
?個人性格方面,項羽剛愎自用,不聽勸告,壹意孤行。他還不如劉邦聽勸,情商高。但面對大局,項羽力挽狂瀾,重情重義。面對困難,他勇敢地面對挑戰,沒有屈服。項羽的真性情和勇猛,無愧於“英雄”二字。連李清照都稱贊他:“生是英雄,死是鬼英雄”。他用行動證明了,成敗並不能說明壹個人是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