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語言能力,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已經開始慢慢培養語言能力。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兒童的認知能力,認知範圍的擴大豐富了兒童的語言,兒童的語言低於嬰兒。
寶寶的語言能力1語言作為人類社會交際的工具和產物,是出生後通過模仿和學習逐漸掌握的。0-1歲期間,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迅速,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0-3個月-簡單發音階段:寶寶出生時會偶爾發出最簡單的單音節,2個月大時可能會有M ~ MA音。出生3個月的寶寶元音也會比較多,也會夾雜少量輔音。
2、4-8個月——連續發音階段:寶寶不僅會發更多的輔音,還會使用連續音節,如巴~巴、馬~馬。但這不是叫妳爸媽,這只是壹種本能。
3、9-12個月——學習階段:寶寶開始模仿大人的語言,試圖將所學的單詞與具體的事物聯系起來,並開始探究這些單詞的含義。
嬰兒語言能力發展指數
所謂發育指數,簡而言之就是寶寶什麽時候能說什麽樣的話。通過對大量0-6歲嬰兒的研究,正常情況下,嬰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會遵循以下指標:
1個月內
寶寶除了會哭,還會發簡單的單音節音,比如a,我能分辨父母的聲音,喜歡聽父母和別人說話,偶爾還會發出牙牙學語。
兩個月
有反射發音,A、O、E三個或三個以上都可以發。
3-4個月
3個月的寶寶可以發出舒服的聲音,比如笑,可以發出元音,比如ou,h,k,ai,或者偶爾輕聲吹口哨。4個月大的時候,寶寶願意和大人說話,經常自言自語。可以大聲哭和笑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模仿語氣。
5-6個月
被大人叫的時候,寶寶會盯著大人笑;寶寶還可以跟自己喜歡的玩具說話,模仿馬~馬的發音。在這個階段,寶寶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聲音。他能感知不同的音調和不同的聲音,做出不同的反應。如果他被責備,他也能感覺到。
7-8個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語言更敏感,聲音更豐富,會說巴~巴和馬~馬。他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具備了理解成人語言的能力,並試圖將壹些單詞與其含義相匹配。當熟悉的人,比如父母,叫他的名字時,他會轉過身去,把父母的聲音和其他人的聲音區分開來。成年人對不同的音調可能會有不同的反應。
9-10個月
在這個階段,寶寶不僅能聽懂大人常說的壹些話,還能用相對簡單的語言與大人交流。這個時候寶寶應該已經可以主動叫媽媽了,經常模仿大人說話,反復發出壹個字,逐漸學會服從父母的命令。
11-12個月
這個嬰兒很健談,滔滔不絕。當妳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時候,往往會用動作,也就是肢體語言。現在他們不僅能使用單詞(大約5-10個簡單單詞),還能學會造句。大人可以觀察寶寶說“不”時是否會搖頭,並用肢體語言輔助語音語言。)
大約2歲
語言能力進壹步發展,從過去只用單雙詞發展到現在能用完整的句子,但是發音錯誤很多。在這個階段,寶寶聽完壹個小故事應該就能完整復述了(即使有些情節不壹樣或者掉線?),也可以背誦簡單簡短的兒歌或詩歌。
3-4歲
寶寶的詞匯量已經達到200多個,可以完整流利的和大人對話,或者完整的描述壹個事件,有的還會加上自己對某人或某事的評價。這個階段的寶寶特別喜歡講故事,會反復描述自己認為有趣的段落。家長需要註意的是,寶寶對大人的模仿能力與日俱增,經常會使用大人的壹些詞語和語氣與同齡人進行交流,所以家長在寶寶面前壹定要註意自己的用詞。
5-6歲
我喜歡聽故事和讀故事。有相當的歸納能力,能說出壹個故事的大綱和中心思想;也有壹定的語法知識,會理解抽象詞的意思並嘗試使用。語言有時間的概念(有點類似英語中的“時態”),可以描述“過去”和“未來”的事件,可以糾正別人的語法錯誤。
嬰兒語言能力發展的五個關鍵時期
任何壹種寶寶能力的培養都有壹個“關鍵發展期”。在這個時期註意培養這種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語言能力也不例外。嬰兒語言能力的發展主要有五個“關鍵期”,分別是:
嬰兒語言能力2如何提高嬰兒語言能力?
第壹階段(0 ~ 3個月)簡單發音階段
1個月,寶寶偶爾發出ei、ou等音,第二個月發出M ~ Ma音,第三個月出現較多元音和少量輔音,如A、ai、E、ou、M、H等。
第二階段(4-8月)是連續發音階段。
此時輔音較多,有連續音節,如巴~巴、噠~噠、納~納等。大人經常誤以為馬~馬、帕~帕是寶寶叫媽媽、噠~噠。
第三階段(9月~ 65438+2月)是學習階段。
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模仿大人的發音,開始把單詞和相應的事物聯系起來,開始理解單詞的意思。
大約從2 ~ 3個月開始,寶寶滿da~da舒服的時候,就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比如ai~ai ~ AI,EI ~ EI,A ~ A ~ A,E ~ E ~ E,ou ~ ou,hei~hei等。到了半歲左右,寶寶可以制造更多。
嬰兒的牙牙學語往往不是在模仿成人,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聽到自己的聲音,他們也用不同的聲音表達不同的情緒。牙牙學語不同於真正的語言。不需要教,但是父母可以通過微笑和鼓勵來增加寶寶牙牙學語的次數。
寶寶7 ~ 8個月左右,開始對特定的詞語有反應。比如大人經常拍手說“拍手,拍手”。反復之後,只要大人說“拍手”,寶寶就會拍手。如果妳在寶寶面前指著貓說“貓,貓”,重復多次後,只要大人說“貓?”寶寶會轉頭看貓。其實這個時候的寶寶是無法理解這些詞的含義的,但是經過大人的反復刺激,詞和事物之間建立了壹種聯系。
當寶寶不僅能聽懂單詞,而且能在聽懂單詞的基礎上說出單詞時,這時語言開始成為他與外界交流的工具,壹般會在1歲左右出現。這個時候寶寶說話的積極性不高,只能聽懂20個字左右。
在嬰兒期,父母應該做些什麽來幫助寶寶的語言發展?父母應該把寶寶當成壹個完全成熟的談話夥伴,要有耐心,經常和他們說話。例如,壹位母親對她3個月大的孩子說:
“我兒子今天怎麽樣了?(停下來)妳好嗎?(停下來)好吧,妳說呢?/妳感覺好嗎?/我很高興。/是的,我是。妳現在想要什麽?/妳的瓶子?這是妳想要的嗎?好的。就在這裏。”
在這個對話中,母親認為她的孩子有能力回答。媽媽問完後停頓了壹下,給寶寶壹個回答的機會,然後繼續說。媽媽的說話方式表達了她對寶寶的願望,希望他們能互相傾訴。當寶寶終於開始說話時,父母可以繼續這樣。說話的時候要註意,父母的語言要簡單簡短,說話速度要慢,聲調要高,關鍵詞要多重復,這樣寶寶才會對這種說話方式感興趣。
只有不斷的引導,讓孩子練習,才能加強孩子的語言能力,所以最後提醒家長要有耐心,多花時間陪孩子練習,加強孩子的語言能力。
嬰兒的語言能力。多看電視妨礙語言能力發展的早期教育。
每看1小時電視,孩子從大人那裏聽到的詞匯就會減少500 ~ 1000。2歲前的寶寶如果看太多電視,不僅會導致語言表達遲緩,還會影響大腦發育。
研究表明,如果2歲前的嬰兒花太多時間看電視,會影響他們的語言發展能力,甚至大腦發育。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找到了“電視兒童”語言發展緩慢的潛在原因。調查顯示,長時間接觸電視的嬰兒會減少從父母那裏聽到的或自己教的詞匯。
華盛頓大學兒童行為研究專家小組進行了壹項實際調查。專家表示:“在普通家庭中,顯而易見的是,聽得見、看得見的電視聲音和畫面減少了嬰兒與照顧者交流和交談的機會,這對嬰兒的語言發展是壹種潛在的威脅。”
壹項針對美國家庭的調查發現,大約30%的家庭有打開電視卻不看的習慣。這個習慣對蹣跚學步的寶寶危害很大,會影響寶寶的語言發育能力,進而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研究人員警告說,成年人不應該把電視作為哄嬰兒的“工具”。電視不僅可以“照顧”嬰兒,還會減少嬰兒與成人的直接交流,從而影響嬰兒的認知能力。
研究還表明,除了語言表達緩慢,過多地看電視也會導致嬰兒註意力不集中和認知障礙。克裏斯塔基斯教授解釋說,這是因為語言發育是嬰兒大腦發育的關鍵因素。
研究表明,房間內電視每打開1小時,嬰兒從電視機前的成年人那裏聽到的詞匯就會減少500 ~ 1000。克裏斯塔基斯教授說:“通常情況下,照顧嬰兒的成年人每小時會對孩子說大約941個單詞。但研究發現,壹旦兒童面對電視,成人的話在1小時內減少了770個字,與兒童的對話幾乎完全沒有了。"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2歲以下的嬰幼兒不宜看電視,年齡較大的孩子每天看電視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
研究人員表示,那些經常喜歡把電視作為哄孩子工具的父母應該註意,不要讓孩子過多地沈浸在電視環境中。
目前,電視看多的弊端已被壹壹詬病。比如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會引起近視、遠視、斜視、註意力不集中;電視會剝奪孩子們的思考能力;過度關註電視會讓寶寶忽視自己的玩具和孩子,不願意與人交流,甚至出現“電視自閉癥”。日本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兩歲以下的嬰兒看電視的時間越長,他們的語言能力就越弱。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下的嬰兒不要看電視,大壹點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此外,有專家建議,哺乳和進食時應關閉電視,不要將電視放在嬰兒居住的房間內。有專家建議,3歲前的孩子每周看電視不超過兩次,每次不超過15分鐘。家長要加強與寶寶的直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