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居安思危的由來

居安思危的由來

居安思危的起源是春秋時期,左丘明十壹年的《左傳·相公》。

當時,晉國官員姜維向晉悼公提出了壹個建議,認為人們應該在安全的時候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險,以便在危險真正到來時有所準備。晉悼公采納了姜維的建議,把這句話作為警句記在心裏。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在穩定的環境中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以便防患於未然。它強調的是人在沒有事情的時候要提高警惕,不要因為壹時的安逸而放松警惕,忽略了可能的危險。這個成語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場合,提醒人們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形勢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判斷。

在和平時期造句。

1.在國家發展過程中,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識,及時發現和解決潛在的風險和挑戰,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2.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居安思危,不斷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3.作為個人,要居安思危,做好應急準備,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4.居安思危,加強國防建設,確保國家安全穩定。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們應該居安思危,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地球家園。

百度百科-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