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四面埋伏”就是四面埋伏,呈現不可逆轉的軍事態勢。這個典故出自楚漢戰爭。
漢高帝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10年,漢王劉邦率兵追擊退守彭城的項羽。追到楊霞以南,劉邦下令停止追擊,並派使者命令韓信、彭越在牯嶺與自己會師,共同追擊項羽。自此,作戰態勢基本構成了對項羽軍隊“十面埋伏”的戰略包圍。韓信的三十萬兵馬壹起南下,切斷了項羽回程鵬的退路。彭越率領數萬兵馬到牯嶺,與劉邦會師,主攻;劉嘉、英布隨壽春部隊北上,切斷了項羽的南逃。五、六十萬漢軍包圍項羽,十萬楚軍節節敗退,退到垓下東南八十公裏處,已是寸步難行。
楚漢相爭三年多,漢王和劉邦終於取得了絕對的軍事優勢。漢軍“四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戍守,如鳥飛。這壹刻,項羽的反擊就像困獸猶鬥;劉邦俊遇襲捷報頻傳。
離開戰場,殺聲震天。兩軍決壹死戰。著名的“十面埋伏”大戰就是這樣開始的。
壹些學者認為《十面埋伏》發生在徐州市。因為《水滸傳》上寫得很清楚:“戰場設在九裏山前,牧童拾舊刀槍。順風吹烏江,恰似霸王別姬”。所以今天徐州人仍然認為城北九裏山是中國軍人十面埋伏的戰場。在“九裏山”的山上,曾經有壹塊“磨旗石”,據說是劉邦的大將樊噲插旗指揮軍隊的地方。九裏山腳下,有壹個村子叫八裏屯,據說是漢王屯兵的地方。在徐州的東部,有壹口井,相傳是以劉邦的大臣張亮的名字命名的。張亮深夜在這裏吹笛子,打擊了楚軍的士氣。
有人認為《十面埋伏》是韓信的,因為中國古代的琵琶曲《十面埋伏》又叫《淮陰平初》。無論如何,這《十面埋伏》是楚漢決戰的歷史再現。因為十面埋伏的琵琶,又稱楚漢,是“楚漢戰爭”。
戰爭結束,勝負已化為黃土,功過、榮辱都已過去。留下的只有後人的感嘆:善用人者得天下;莽夫只能落得個悲慘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