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漢語語法概述:漢語語法和句法壹般都是漢語的特點。
(壹)什麽是語法:語素、詞、短語、句子等語言單位的結構規則。
(2)語法單位
1.
元素、單詞、短語、句子
(1)語素是能獨立使用的最小語言單位。
(2)詞是能獨立使用的最小語言單位。
(3)短語:可以在語義和語法上搭配的壹組詞,沒有句子語氣。
(4)句子:是有句子語氣的語言單位,能表達比較完整的意思。
2.漢語四個語法單位之間的關系。
(1)語素是語言的備用單位。語素可以組合成合成詞,有的可以單獨成詞。
(2)詞是構成短語和句子的備用單位。部分區別和句子語氣可以單獨成句。
(3)短語是造句的備用單位。大多數短語都可以加上句子語氣來造句。
簡而言之:語素可以=詞;短語>語素
單詞可以=句子;短語can =句子
(三)漢語語法的特點
1.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標誌和形態變化。
2.詞類和句法成分之間不是壹壹對應的。
3.短語和句子的構造規則基本相同。
4.豐富的量詞
5.有壹個復雜的補體系統
二、漢語詞類
(壹)詞類劃分的依據
什麽是詞類——是指根據詞的語法性質對詞進行分類。
詞類劃分的依據——詞的功能(語法功能)、意義和形式。
1,最基本的依據就是單詞的語法功能。
三種表現:
(1)詞在句子中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
A.它能充當句子的實詞嗎?是的。
虛詞:不能(了,的,啊…)
B.它充當什麽句子成分:
(2)實詞和另壹類實詞的組合能力
(3)虛詞依附於實詞
2、根據形式。
(1)配置:比如研究-研究。
(2)構詞法:如:鑿-鑿
3.按意義劃分:語法意義。如:風、馬、牛——“物”
(二)詞類(壹)
內容詞:
答?名詞
1.名詞的主要語法功能
(1)常用作主語和賓語。
(2)大多數名詞都可以被量詞修飾。
(3)名詞壹般不能被副詞修飾。
(4)漢語中的名詞沒有“數”的語法範疇,無論單復數形式都是壹樣的。
(5)少數名詞可以重疊,與量詞意義相同。
2.名詞分類
(1)常見名詞
(2)專有名詞
(3)集合名詞
(4)抽象名詞
3.時間詞、地點詞和方位詞
(1)時間詞在句子中常作狀語;
(2)地名是表示地名和機構的專有名詞或可視為地點的普通名詞。
(3)方位名詞主要加在其他詞上構成方位短語,表示地點、時間或數量的界限,也可以引申表示方面、範圍、條件等抽象意義(例如主觀上),可分為單純方位詞和合成方位詞。
b?動詞
1.動詞的主要語法功能
(1)動詞在句子中主要用作謂語或謂語中心,大多可以帶賓語。
(2)動詞壹般可以用“不”來否定,大部分動詞也可以用“不”來否定
(3)大多數動詞後面可以跟“著、了、過”等時態。
2.動詞的幾個子類
(1)根據能否帶受事賓語,可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
(2)三種特殊動詞
答?判斷動詞“是”;
b?意願動詞:也叫助動詞,可以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面,表示客觀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觀意誌。沒有代詞賓語,沒有重疊,沒有助詞“著、了、過”
1)可以:表可以,可以。
2)是:a .掌握了某項技能,技巧(即使可以換成“能量”,也有不同的側重點)
B.估計會發生。我會去的。
c?趨向動詞:表示運動的趨勢,有單音節和雙音節。
向上,進出,來回——壹個簡單的趨向動詞
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上來——復合趨向動詞
走,走,走,進去,出去,回去,開過去。
(4)根據所連接賓語的性質,可以分為名賓動詞、述賓動詞和名謂賓動詞。
3.動詞重疊
動作動詞可以重疊,基本形式是單音節AA和雙音節ABAB,不能用“很”修飾。
4.關鍵詞是?
(1)什麽是離合詞?
(2)離合詞的用法
(3)離合詞和離合詞的區別
c形容詞
1.形容詞的意義和主要語法功能
(1)表示性質、形狀和狀態。
(2)?語法特征:
壹般形容詞可以作謂語或謂語中心,作定語和補語,有些還可以作狀語。非表語形容詞只能做定語修飾名詞。
b不能帶賓語
c?大多數性質形容詞可以被程度副詞和否定詞“不”修飾;狀態形容詞本身具有壹定程度的意義,不能再被程度副詞修飾,也不能被“不”直接修飾;大多數非表語形容詞不能被程度副詞修飾,只能用“非”來否定。
d?有些形容詞可以重疊。
e?有些單音節形容詞可以帶重疊詞綴或其他詞綴,如紅色和灰色。
f?狀態形容詞,本身表示壹種特定的狀態和程度,可以反復使用,不加“母雞”,也不重疊,如白雪公主。
2.形容詞的基本範疇
(1)根據什麽成分可以用在句子中,可以分為壹般形容詞和非表語形容詞。
(2)?屬性形容詞和狀態形容詞
(3)積極形容詞和消極形容詞
3.形容詞重疊
(1)單音節是AA(或AA)
②雙音節詞是AABB(AABB)
(3)定性形容詞是ABAB
4.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在語法功能上的主要區別(動詞和形容詞組合成謂語)
(1)看能不能用“不”修飾——名詞不能;謂詞可以
(2)看能不能帶賓語——動詞can(也有不及物動詞)
(3)我們看看能否用“很”(不能同時帶賓語)修飾——形容詞可以。
我很喜歡他:我很有對象。所以,like是壹個“動詞”
(4)是否可以經常做主語和賓語——名詞can;謂詞不可能性
(5)能不能永遠做謂語——名詞不能,謂語可以。
(6)它們能重疊嗎——名詞不能;謂詞部分能量
(7)能否以正反並列(v非v)的形式提問——名詞不能;謂詞能量
(8)壹般意義——名詞:人或物;謂語:動作,性格
d?區分詞——表示事物的屬性,有分類的作用。
1.分化詞的語法功能
(1)可以直接修飾名詞做定語;大部分可以帶“的”構成“的”短語。
(2)不能做謂語、主語、賓語,但構成“的”字後可以做主語、賓語。
(3)如果之前不能加上“不”,那就在否定之前加上“不”。
2.區分單詞和形容詞
(1)形容詞可以作定語、謂語、補語、狀語,可以在副詞“不”之前。
2)微分只能做定語,不能做謂語、補語等。,並且不能以“否”開頭
e數字-表示數字和順序
1.數詞的語法功能
(1)數詞通常必須與數量短語結合起來用作句法成分。
(2)數量短語常用作定語或補語和狀語。
2.數字的分類
(1)基數詞包括整數、分數、小數、倍數以及近似值。
(2)序數壹般在整數前加“第壹”表示順序,有時也可用基數詞表示序數。
3.稱重的方法
(1)“兒”和“量”的用法:單獨用在量詞前時,除了“兒量”不能說成“亮亮”外,可以用“兒”和“量”。但在其他量詞前單獨使用時,只能用“二”而不能用“二”。
(2)近似數字的中文表達:
1)×上下
2)壹兩天,七八天——兩個相鄰的數字壹起使用。
3)50歲以上,40歲以下。
4)三十多個
5)年近六十
6)買幾斤水果
(3)“半”的使用。例:三天半,三天半。
量詞——代表事物或動作的測量單位
量詞的語法功能。
(1)量詞總是出現在數詞之後,和數詞壹起構成數量短語,用作定語、狀語或補語。
(2)單音節量詞大多可以重疊,重疊後可以充當定語、狀語、主語等。
(3)量詞壹般不能單獨作為句法成分。
2.量詞的分類
(1)名詞量詞:表示人或物的數量單位的詞,常與數量短語多次組合後作定語。
1特殊量詞
個體量詞:表示個體事物的名詞壹般都有壹個特定的量詞與之匹配。(中國特有)
b集合量詞:用於兩個以上個體組成的事物。
c度量量詞:是專門用來度量長度、容量、重量、面積、體積的量詞。
d不定量詞:“點”和“壹些”
2借用名詞量詞:兩種類型(借用名詞和借用自動詞)
(2)動量詞:表示動作單位的量詞,與數詞組合成數量短語後常用作補語。
1特殊動量詞
2借用動量詞
註意:
1.量詞和名詞的搭配:
2.量詞重疊,如條條大路通羅馬。
單音節量詞大多可以重疊,重疊後可以單獨做定語、狀語、主語和謂語,不能做補語。
3.量詞
(1)量詞的語法功能:數量短語可以做定語、狀語或補語。
(2)量詞重疊
“A-A”或“A-AA”作定語時,表示數量大;作為狀語,表示按順序進行;做主語就是“每”。
(3)時間量的表達
量詞用在指示代詞後構成指示短語,如“本”;
數詞、量詞和名詞具有相似的語法功能。合在壹起就叫做“身字”。書中的“人體詞”包括數詞、量詞(名詞量詞)、代詞、名詞和名詞短語。
g?代詞-具有指示和代詞功能的詞。
1.代詞的分類(根據意義和功能)
?按語法功能可分為代詞、動詞、代名詞、副詞四類。
?按意義可分為三類:人稱代詞(單復數)、疑問代詞、指示代詞(遠近)。
(1)人稱代詞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語、賓語和定語,包括第壹、第二、第三人稱代詞(均為單復數)和反身代詞。
(2)指示代詞:這個和那個。它的主要功能是指稱人和事物,在句子中可以代替名詞、動詞、形容詞和程度副詞,充當主語、定語和狀語。
(3)疑問代詞的主要用途是表示疑問或無疑問地提問(分為局指和空指)。
2.代詞的語法功能:與他替換的詞壹致。
3.代詞的靈活使用
h副詞
1.副詞的語法功能
(1)的主要語法功能是充當狀語。
(2)壹般不用另壹個詞修飾。
(3)有些副詞也可以作補語,但僅限於極端、很壞、死、徹底的程度。
(4)有些副詞能在句子中起關聯作用,常用來連接兩個動詞或形容詞,或連接兩個短語或從句。
(5)副詞不能單獨說,只有“不,不,也許,當然,馬上,為什麽,剛才,確實”可以用省略號單獨說。
2.副詞的分類(根據它們的意思)
(1)時間副詞:已經,剛才,曾經,立即,經常,逐漸,早晚,再。
(2)程度副詞:非常,極其,非常,特別,越來越多,壹點,壹點。
(3)範圍副詞:全部、全部、全部、僅、單個、壹起、全部。
(4)否定副詞/肯定副詞:必須,必須,確實,不,莫,是否。
(5)語氣副詞:親自、親自、迅速、大肆、悄悄、公開。
(6)語氣副詞:畢竟簡單
(7)頻率副詞:還、在、有、也、反復。
(8)?位置副詞:無處不在
(9)關聯副詞:壹、就、但是。
3.常見副詞辨析
(1)已經並且已經:
1另有深意:這本書我看過。——強調完成與當下息息相關。
我讀過這本書。——強調發生,與當下關系不密切。
2用法不同:搭配:“已經…”和“曾經…”
否定形式:還沒有。
同樣,再次,再次,也
還有:表繼續。“他還沒來。”
再次:表格重復。“請再說壹遍。”
還有:表加法。“我又說了壹遍。”
還有:表也差不多。“我也去了。”
(3)不,不
1有不同的含義。
不:+動詞,否定動作:“不!”+形容詞,否定性:“不紅!”
否:否定發生。“沒去”
2用法不同:
不:我不想。表達未來或現在。
否:客觀條件不允許。展示過去
《出埃及記》:我不老,還能走。-強調自然
我還不到走路的年齡。-強調完成
衣服沒幹,不能穿。-強調自然
不能穿衣服,因為衣服沒幹。-強調完成
詞性(下)?功能詞
我?介詞
1.介詞的語法功能
(1)介詞是虛詞,不能單獨說,也不能單獨做主語、謂語等成分。
(2)介詞不能重疊,不能帶動態助詞“著、了、過”等。
(3)介詞後面必須跟實詞或詞組(多為名詞性的詞)組成賓語-賓語短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表示與動作、性狀有關的時間、地點、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賓語。
(4)介詞短語的主要語法功能是在句子中作狀語,有時作補語,只有少數介詞可以作補語,如“與、想、道、子、在、給、想”。有些介詞短語可以作定語,但必須加上“的”。
2.介詞的分類
(1)表示時間、地點和方向。
(2)表示、方法、基礎、工具和比較
(三)說明原因和目的
(4)註明代理人和患者。
(5)表現所關心的對象
3.常見介詞辨析
(1)對,對
1“對”可以用在哪裏就用在哪裏,但意義大於“對”
“對”和“對”都表示處理的關系。
但是“是”有其他含義。
《出埃及記》他對我很好。-顯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妳不能用“for”
是的,我點點頭。-指示方向
(2)對於,關於
1都是介詞。
2不同的含義:介紹關系的對象
關於:強調涉及的範圍。
關於西湖有壹個美麗的傳說。
我不太了解這個班的學生。
3用法不同
為...+主+動態
單詞
關於..
動詞“我不太了解這個班的學生”
主語+動詞+名詞關於…“我在寫壹本關於對外漢語教學的書”
(3)放下和存在
1
處置:甲如何對待乙?我關上門。
b原因:把自己喊啞了。
c指出範圍:我遊遍了北京。
我已經讀完了這本書。把字句中的動詞不能是簡單的。把字句中的名詞應該是定語。
d否定形式:…沒放…
動詞和否定詞可以放在把手前面嗎?
F-Ba句中的動詞通常帶賓語。
《出埃及記》我們把所有這些種子都種在山上了。我們應該讓這些花長得更好。
“被”和“把”基本相同。
a把:強調把的對象。我撕碎了那張紙。
b被:強調“被”的賓語。我撕了紙。
j?連詞:用來連接單詞、短語、從句甚至段落、章節的虛詞。
1.連詞的語法功能:連詞可以用來表示並列、選擇、遞進、轉折、條件、因果等各種關系。
2.連詞的分類(根據連接成分的不同)
主要連接詞和短語
(2)主要是連接復句中的從句
(3)連接詞語和從句。
3.連詞和相關副詞的區別
(1)連詞位置:
(1)主語,連詞要放在主語後面。
我不僅去過頤和園,而且去過三次。-進步
有兩個主語時,連詞放在主語前面。
不僅我去過頤和園,而且他也去過。
(2)像就、還、卻、也、都、才、有這樣的副詞只能出現在第二分句的主語之後。
4.連詞和介詞的區別-?
k?助詞
1.助詞的語法功能:助詞依附於實詞、詞組或句子,表達壹定的結構關系或動態的語法意義。(附所有助詞輕聲讀)
2.助詞的分類
(1)結構助詞:的、的、的
(2)動態助詞:主要依附於動詞和形容詞。讀,讀,通過。
(3)比較助詞:附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後,表示隱喻。
(4)情態助詞:常位於句末,表示各種語氣。
(5)其他助詞
3.常用助詞辨析
(1)
①動態助詞:用於動詞之後、賓語之前,表示動作的完成或實現。
比如:
吃完飯出去玩。
②情態助詞:置於句末。
A.換表:比如獎金。
B.餐桌的基調是確定的:比如該吃飯了。
(2)情態助詞:
(1)對與錯
句子:我們看電視嗎?
餐桌確認:我們看電視好嗎?
3表不滿:我們看電視!
我們在看電視!
餐桌確認:我們看了電視。
(3)漢語疑問句:
(1)是非題:是,否-?
(2)尤其是疑問句:疑問代詞——?
(3)選擇疑問句:…或……—?
4正反問題:去不去?
m?語氣詞
1.語氣詞的特征
(1)是高度附加的,只能附加在句子或其他詞上,起壹定的語法作用。
(2)語氣詞往往和語調壹起表達語氣,所以有些語氣詞可以表達各種語氣。
2.語氣詞的分類
(1)表示語句的語氣:是、是、是、是、是、啊等。
(2)疑問語氣:麽(麽)、麽、吧、啊。
(3)表示感嘆的語氣:啊
(4)祈使語氣:把,了,啊。
3.常用語氣詞辨析
(1)語氣詞“的”和助詞“的”的區別
1看看能不能在“的”後面加壹個對應的名詞。能天——結構助詞;
看刪除“是,是”後句子的基本意思有沒有變化。變結構助詞
(2)語氣詞“了”和助詞“了”的區別
1的語氣詞“了”只能附在句末,動態助詞“了”可以在句中。
有些句末的“了”有兩個功能:語氣詞和動態助詞。
n?感嘆詞
1.意思:壹個用來表示感嘆或要求回答的詞。
2.結構上,往往位於句首,只能充當獨立成分。
3.它既不是實詞,也不是虛詞。
o?擬聲
1.意義:指模擬事物和自然的聲音,用發音描述事物情態的詞語。
2.語法功能
(來自網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