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歷史時間軸上埃及象形文字的起源

歷史時間軸上埃及象形文字的起源

傳說古埃及象形文字是由壹位名叫圖坦的古埃及神創造的。這個神是鳥頭。他左手拿著寫字板,右手寫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產生於公元前3200年前,壹直使用到公元3世紀,逐漸被流行的科普特文字所取代,最後被阿拉伯文化征服而消失。埃及象形文字已經成為不為人知的歷史遺跡,然而,羅塞塔石碑卻成了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鑰匙。

首先,找到文本

1和1799年8月,遠征埃及的法國拿破侖軍隊在尼羅河入海口附近的羅塞塔郊區挖掘戰壕時,發現了壹塊黑色玄武巖石碑,長115厘米,寬73厘米,厚28厘米。碑上刻有三種內容相同的文字。上半部分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間是埃及的世俗文字,下半部分是希臘語。

2.1802年4月,斯蒂芬·韋斯頓首次將古希臘語翻譯成英語。同年,法國學者希爾斯特和瑞典學者阿克貝爾來研究世俗文字中的代詞和物主代詞。此後,英國學者托馬斯·嚴(thomas yen)發現了石碑中三種語言之間的聯系,並解釋了世俗銘文的大部分含義。

3.1808年,法國學者商博良對石碑三種語言進行了比較研究。首先,他用象形文字破譯了“托勒密國王”的名字,並用羅馬音符標註了它的音標。經過壹年多的研究,他終於揭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神秘面紗。

4.發現於公元1890年的納爾邁石板(公元前3000年)多年來壹直被認為是埃及象形文字的最早文獻。但在1987年,德國考古隊發現了前朝統治者U-j的墓,復原了數百塊骨頭碎片,發現了全比例的埃及象形文字。這座墓的年代是公元前3150年。

埃及象形文字包含三種文字:音符,包括單音節文字,以及許多單音節和多音節文字;代表壹個詞的能指;限定詞,加在詞尾,限制語義範圍。

二是波斯統治時期(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5世紀,中斷),亞歷山大征服埃及後,馬其頓和羅馬統治時期,繼續使用聖書。埃及晚期象形文字的地位有點復雜。

1.壹種說法是,埃及象形文字將“真正的埃及人”與外國統治者(以及埃及仆人)區分開來,這可能歸因於希臘羅馬作家對埃及象形文字的偏見。

2.另壹個原因是對自己文化的自尊。希臘和羅馬時期的作家不願意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對方的文化。因為埃及象形文字是神聖的,那個時代的作家把它們想象成寓言,甚至是神奇、深奧、神秘的知識。這種自尊導致的不是好奇,而是無知。

3.大約在公元4世紀,只有少數埃及人能夠閱讀這些埃及象形文字,這逐漸成為壹個真正的謎。

4.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壹世於公元391年頒布敕令,關閉所有非基督教的廟宇,從此不再建造任何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廟宇。

5.最後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後不久,在遙遠南方的壹座神廟裏發現的。

擴展數據:

Horapollo的象形文字集出現於公元4世紀,解釋了近200種象形文字。作者是誰尚不清楚,這部作品長期以來壹直是解讀埃及象形文字的障礙。

早期研究者認為它起源於希臘語,而研究傾向於將其視為埃及知識分子拯救瀕危文化的“絕望”嘗試。象形文字的收集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象征主義產生了重大影響,尤其是安德烈·阿爾茲·亞特的《圖形的含義》和弗蘭·塞斯克·科羅納的《波利菲爾的夢》。

數百年來,許多現代學者試圖解釋這些象形文字,其中17世紀的阿塔納斯·珂雪值得壹提。然而,這些嘗試要麽是失敗,要麽是虛幻的想象。托馬斯·楊和讓·弗朗索瓦·商博良,埃及象形文字最成功的讀者,開始於1800年。

拿破侖的軍隊遠征埃及時,在羅塞塔城附近發現了壹塊用三種文字(聖書、世俗書和古希臘文)書寫的黑色玄武巖石碑,被稱為“羅塞塔石碑”。這塊石碑為解讀帶來了關鍵信息。

商博良用他豐富的語言知識,從托勒密國王的名字開始,幾乎完全破譯了公元1830年的埃及象形文字。這對於當時剛剛誕生的埃及學來說,是壹個巨大的進步。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古埃及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