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苦心的經營和管理,再加上父母時不時的不情願或殘忍,無非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對培訓的痛苦期待中,未來至少獲得壹項技能,能夠勝任未來的工作和職業需要。
如果說對青少年的培養還是壹種未雨綢繆的思維,那麽成年人是否具備最起碼的能力則是成人世界和競技遊戲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否則很可能被激烈的競爭淘汰。
師先生的《勝任能力才是硬道理》似乎又是壹本勵誌的管理學著作,但如果妳仔細閱讀和思考,妳會發現真實的案例故事為我們揭示了簡單而深刻的道理。作為國內第壹本致力於勝任力培訓的手冊,《勝任力才是硬道理》從浩如煙海的管理經典和商戰案例中捕捉了許多發人深省的格言警句和思考命題。書中五章的標題簡潔、平實、深刻,如“不要找借口想辦法,能力才是硬道理”、“適者生存,嘗試者成功”、“思路決定出路,腦子決定腰包”等等,都充滿了深刻的寓意。
小標題如“妳最怕不到位,到了位就會得到好的職位”“能力意味著超出別人的預期”“不要抱怨不公平,妳的努力不夠”“想知道就把它翻過來”“付出越多機會越多”“妳說的話就能做到,命運由妳自己決定”等,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筆者認為,企業缺乏競爭力的核心是員工能力不足。壹個成功的企業應該由訓練有素、有經驗和有能力的員工組成。培養和提高員工的能力是企業進步的唯壹途徑。在此結論的基礎上,作者進壹步提出了勝任力的五個指標:習慣於尋找方法、建立結果意識、具有創新思維、主動自發做事、忠誠和責任。
我特別欣賞的是,作者強調工作是學習的殿堂,主張企業更看重學習能力強的人,而不是只看他們現有的知識內容和技能。因為“未來的職場競爭將不再是知識和專業技能的競爭,而是學習能力的競爭”。
妳可以平凡,但不能不成長。對每個人來說,超越自我是能力和成功的開始。能力才是硬道理,石著,中央黨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