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民國時期的中國戲曲有哪些類型和主要劇目?

民國時期的中國戲曲有哪些類型和主要劇目?

京劇:《迷失東京》、《索林膠囊》、《貴妃醉酒》、《紅豬鬃》等。

昆曲:《玉簪記》、《柯藍》、《牡丹亭》、《長生殿》等。

越劇:《西廂記》、《紅樓夢》、《梁祝》、《追魚》等。

川劇:《白蛇傳》、《彩樓物語》、《柳蔭物語》、《五袍物語》。

粵劇:《搜袁殊》、《地女花》、《石林祭塔》、《吳江自刎》等。

評劇形成於清代宣彤元年(1909)的唐山,故又稱“唐山落子”。民國十二年(1923),創立這種劇種的史靜劇社在津演出時,因其“懲惡揚善”、“警民”、“評古論今”等新理念,更名為“評劇”。民國25年,著名女演員白在上海拍攝電影版《海棠紅》,評劇之名被報刊刊登在《大公報》上。從此,評劇的名字在全國廣為流傳。評劇起源於河北省東部的民間歌舞“秧歌”。秧歌是民間農歷新正統花節的主要形式之壹。它由兩人身著彩衣,載歌載舞,群歌載舞,鑼鼓喧天,嗩吶或絲竹伴琴演奏,以歌唱民間生活故事、歷史人物、四季風光為主要內容。明清時期很多人唱秧歌,唱的曲調以蓮蓬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