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derm【湘雅醫學詞典】
皮膜[湘雅醫學詞典]
3概述膜,即耳膜[1]。
鼓膜俗稱鼓膜[2]。又稱皮膜(《血證論》卷六)。是壹種有彈性的灰白色半透明薄膜[3]。耳膜位於耳孔底部,是傳遞聲音的重要器官[2]。
《論血證》卷六:“腎始知耳,腎脈不至頭。腎與心相通,經心、臟腑、小腸的脈搏入耳,稱為廷公。聆聽的神居住在這裏。形似珍珠,表皮包裹真水。如果真的破水了,耳朵立聾了,還有那些因大聲震蕩而聾的,皮膚破了,或聾或不聾,心腎不相通。用磁珠合適。”
4被膜的解剖結構4.1鼓膜的位置和形態鼓室的外側壁大部分由鼓膜構成,故又稱鼓膜壁[4]。鼓膜上方是骨骼,即鼓室上凹陷的側壁[4]。
耳科醫生可以借助額鏡觀察鼓膜,外觀呈灰色,有光澤。
鼓膜位於外耳道和鼓室之間[4]。距外耳道口約2.5 ~ 3厘米。為橢圓形半透明膜,直徑約1cm,與外耳道底部形成約45 ~ 50°的傾斜角[4]。它的外面向前、向下和向外。兒童的鼓膜更傾斜,幾乎是水平的[4]。鼓膜高約0.9cm,寬0.8cm,厚0.1cm。
鼓膜邊緣大部分附著在顳骨上,中心向內凹陷,稱為鼓膜臍,是錘骨柄附著點[4]。在其內表面,錘骨柄自上而下嵌於鼓膜內,略向後傾斜,止於鼓膜中央,從鼓膜臍區沿錘骨柄向內牽拉使其呈漏鬥狀,鼓膜分別向前後形成錘骨前皺襞和錘骨後皺襞。皺襞之間,鼓膜上1/4的三角區薄而松弛,稱為松弛部,活體微紅[4]。
鼓膜下3/4區域堅實緊張,活體呈灰色[4]。張力部分下方有壹個三角形的反光區域,稱為光錐[4]。臨床上做耳鏡檢查時,經常可以看到光錐[4]。中耳的某些疾病可導致視錐改變或消失,嚴重時可造成鼓膜穿孔,影響聽力[4]。
4.2鼓膜的組織結構鼓膜雖然薄,但其組織結構分為三層[4]。外層為復層鱗狀上皮,與外耳道皮膚相連;中間層是纖維層(放射狀和環狀纖維),鼓膜松弛部沒有這壹層;內層為黏膜,與鼓室黏膜連續[4]。
鼓膜有壹定的彈性和張力。
5鼓膜的作用鼓膜具有聲音收集和放大的功能,還可以保護中耳,防止細菌直接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耳膜還保護內耳免受聲波的過度幹擾。
6關於耳朵是五官之壹[5][6][7]。它是壹個對稱的聽覺器官,位於頭部的兩側。耳朵的功能依賴於精、髓、氣、血的滋養,尤其依賴於腎氣的調和[6],所謂“腎開竅於耳”[7]。耳病多與腎有關,也與心、脾、肝有關[6][7]。耳朵通過經絡與臟腑和全身有著廣泛的聯系,因此有必要將耳殼劃分為人體的不同部位,並以此作為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