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壹個人冷漠的性格。從字面上看,似乎是人之常情。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性格冷漠的人其實和從小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系。
如果要列舉出涼薄出身的人是什麽樣的,我想下面這些詞會是人們想到的高頻詞:自私、冷漠、算計、無情等等。
情況
我們村有個叔叔,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在外面打工做生意。每天和老婆起早貪黑,工作很辛苦。孩子見不到父母,和奶奶住在壹起。奶奶每天除了做家務,忙著各種事情,沒有時間和孩子交流。孩子長大了,問題就出現了。叔叔阿姨年紀大了,孩子卻難以托付。因為這個孩子不想上班,不想結婚,每天和老人交流很少。就算老頭罵,他也不會吵架。感覺自己面對的是壹堵沒有反應的墻。
涼薄出生的孩子是什麽樣的?這種孩子,大概有以下幾個特點。(1)既不愛別人,也不會愛自己。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寫道:壹個自私的人不是太自愛,而是缺乏愛,他實際上是在恨自己。看似不在乎別人的愛,其實只是愛自己,但本質上不會愛別人,也不會愛自己。這樣的生活沒有幸福可言,但他們善於假裝讓別人相信他們是幸福的。
②缺乏同理心
當孩子開始發展自己的時候,當他意識到自己和別人是不同的個體,需要和別人產生聯系的時候,他就逐漸開始喚醒同理心。他會開始設身處地,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這時他開始有良心了。當別人需要的時候,他會主動幫助別人。
而壹個生於涼薄的孩子,當別人遇到困難時,他只會袖手旁觀,有時甚至幸災樂禍。這是因為他在發展自己的時候,沒有培養與他人聯系的能力。
(3)做了錯事卻沒有負罪感。
壹個頭腦冷靜的孩子做錯事時不會感到內疚。即使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會承擔什麽後果,但他依然無動於衷。好像這件事與自己無關,心裏也不會有壹絲羞愧。對於別人的評價,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他的心裏都不會有波瀾。他心裏在乎的永遠是自己。
在他眼裏,親情、友情、愛情都沒有自己的感情重要。別人的感受與自己無關。
如何避免培養出涼薄出身的孩子?
沒有壹個孩子天生冷漠自私。許多出生在涼爽思維中的孩子是高度聰明和敏銳的。他們能感受到愛,但他們不信任愛。涼薄出生的孩子,長大後肯定不孝順。就算他們做了什麽孝順的事,也是有另外壹個目的的。我想沒有哪個家長會喜歡這樣的孩子。
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註。
孩子天生需要安全感和歸屬感。當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裏得到這些時,就會開始用各種不良行為來吸引註意力。
確認妳的愛是否傳遞給了孩子。
毫無疑問,我們愛孩子。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嗎?其實不壹定。比如孩子做了壞事,我們嚴厲批評教育,我們的想法是,我會堅決制止妳的行為,不讓妳以後走上歧途,因為我愛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