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高,黑水滔滔;
有了這山河的偉大,人民淳樸豪邁;
土產者富而美,習俗者勤而勤勞;
願這成為洪超世界進化的基礎。
三民主義的神聖化會讓天空變得晴朗。
國家的痛苦還沒有結束,持續的憤怒還在燃燒。
東方狡猾,北方狡猾,
燃燒,看著他的眼睛,看著他的刀,
如果防守薄弱,不如殺了逃跑。
仰躺著嘗苦果真丟人。
只有壹方負責知行,沒有空談之談。
只有學習養氣的積累才能用,不需要狂熱的號召。
其自尊遠,自卑高。
愛學校,愛家鄉,愛國家,愛人類,最終達到世界和諧的目標。
使命如此重要,我們能不鼓勵我們的曹嗎,我們能不鼓勵我們的曹嗎。
經考證,歌詞作者是中國現代著名白話詩人劉半農。當時劉半農38歲,還和胡適、陳寅恪、趙元任、林語堂等著名學者壹起受聘為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半農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活躍人物,也是我國學術界和語言學界的知名學者。他講學並遊歷日本和朝鮮,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編纂《中國大辭典》的計劃大綱。他還與竊取中國文物的美帝國主義者安德烈亞斯進行了激烈的鬥爭。
1928年,為了慶祝建校6周年,當時東北大學的元老之壹孫賢先生親自進京,請劉半農先生題寫了壹首詩。具有深厚學術造詣和新詩風的劉半農,面對列強環伺、企圖吞並東北山河的危急形勢,深刻意識到為東北大學寫校歌的深遠意義和重大使命。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他傾其所有寫下了《東北大學校歌》。然後,著名的語言學家和作曲家趙元任先生為歌詞譜曲。
在東軟大學六周年校慶之際,張學良將軍和夫人於鳳至女士步入會場,在臺上演講。接著,2000多名學生在教育學院的博美如指揮下在操場上列隊,唱起了東北大學的校歌。歌聲嘹亮,道出了東大師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共同心聲。東北大學之歌,此前在劉半農的研究資料中沒有記載。如今這份史料被挖掘出來,將還歷史本來面目,作為東北大學珍貴的歷史見證,將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