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人阿爾弗雷德·丁尼生的名言“人就是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被《都市快報》翻譯為09/10/29:“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我看到比較多的翻譯是:“人就是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顯然前者有漏譯,後者有點不知所雲。不清楚這裏的“人就是人”是什麽意思。
我們不妨換壹種思維方式來理解這句話。我們是否可以認為,句子中的第壹個人和第二個人意思不同,裏面的人和主人是壹個整體?更具體地說,可以看出第壹個人被解釋為“人”,第二個人被解釋為“仆人”。人和主人被解釋為“仆人和主人”,就像醫生和作家被解釋為“醫生和作家”,前後的身份都是同壹個人的。人類對“仆人”的解釋是有據可查的。它不僅可以在各種英英和英漢詞典中找到,而且還有英語諺語為證:有其主必有其人。
如果作者的上述說法屬實,丁尼生的這句名言或許可以翻譯為:“(因為)人既是命運的仆人,也是命運的主人。”(原句中的for應該是連詞,意思是“因為”。由此推斷,這句名言並不完整,上面應該有所指。考慮到中國人的習慣,作者將“命運的仆人”改為“命運的奴隸”,以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所以,這句名言可以翻譯為:“人既是命運的奴隸,也是命運的主人”。仔細思考後會發現,即使拋開原文,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人既是奴隸,又是自己命運的主人”比“人是自己命運的主人”要客觀辯證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