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劑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產品有9種:含氯消毒劑、過氧化氫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環氧乙烷、雙胍類消毒劑、季銨鹽類消毒劑。根據消毒效果分為高效消毒劑、中效消毒劑和低效消毒劑三種。含氯消毒劑:指溶於水產生具有殺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劑,其殺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容易擴散到細菌表面,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菌內部,使細菌蛋白質氧化,細菌死亡。含氯消毒劑可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菌繁殖體、病毒、真菌、結核分枝桿菌和最具耐藥性的細菌孢子。這類消毒劑包括無機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鈉、次氯酸鈣和氯化磷酸三鈉)和有機氯化合物(如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和氯化銨T)。無機氯不穩定,易受光、熱、濕度影響,失去有效成分,而有機氯相對穩定,但溶於水後不穩定。過氧化物消毒劑: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各種微生物對其都非常敏感,能殺死所有微生物。這種消毒劑包括過氧化氫、過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它們的優點是消毒後物品上沒有殘留毒性。醛類消毒劑: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消毒原理是活性烷化劑作用於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羧基、羥基和巰基,從而破壞蛋白質分子,殺死微生物。甲醛和戊二醛可以殺死各種微生物。因為它們能刺激和固化人體皮膚和粘膜,能使人過敏,所以不能用於空氣和餐具的消毒。壹般只用於醫院醫療器械的消毒或滅菌,已消毒或滅菌的物品需用滅菌水沖洗殘留消毒劑後才能使用。醇類消毒劑:最常用的是乙醇和異丙醇,能使蛋白質凝固,引起微生物死亡。屬於於中效消毒劑,能殺滅細菌繁殖體,破壞大部分親脂性病毒,如單純皰疹病毒、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醇類的殺菌效果也會受到有機物的影響,由於其揮發性,應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復擦拭的方法,以保證其作用時間。醇類常用作某些消毒劑的溶劑,它們有協同作用。常見的濃度是75%。據國外報道,80%乙醇對病毒有很好的滅活效果。近年來,國內外出現了許多復合醇類消毒劑,這些產品多用於手部皮膚消毒。含碘消毒劑:包括碘酊和碘伏,能殺滅細菌繁殖體、真菌和部分病毒,可用於皮膚和粘膜的消毒。醫院經常用於外科洗手消毒。酚類消毒劑:包括苯酚、甲酚、鹵代苯酚及其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也叫來蘇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酚。鹵代苯酚能增強苯酚的殺菌效果。例如,三氯聯苯醚作為防腐劑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消毒和防腐。環氧乙烷:又稱環氧乙烷,是壹種高效消毒劑,能殺滅所有微生物。因其穿透力強,常用於皮革、塑料、醫療器械、醫療用品包裝後的消毒或殺菌,對大部分物品無損傷。可用於精密儀器和貴重物品的消毒,尤其適用於書籍和文本文件的消毒。另外還有雙胍類和季銨鹽類消毒劑,屬於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殺菌去汙作用。壹般用於醫院非關鍵物品的清洗消毒,也可用於手部消毒。將它們溶解在乙醇中可以增強它們作為皮膚消毒劑的殺菌效果。由於這些化合物能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所以常與其他消毒劑復配,以提高其殺菌效果和殺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