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的數字人是信息科學與生命科學融合的產物,是運用信息科學的方法在不同層次上對人體形態和功能的虛擬模擬。其研究過程包括“可視人”、“物理人”、“生理人”、“智能人”四個相互重疊的發展階段,最終建立多學科、多層次的數字模型,從微觀到宏觀精確模擬人體。
廣義的數字人是指數字技術在人體解剖、物理、生理、智能等各個層面和階段的滲透。數字人是處於發展階段的相關領域的總稱。比如去年中國舉辦的北京冬奧會,就出現了很多虛擬的數字人,比如顧愛玲的數字頭像————遇見顧,長相、神態、動作都和顧愛玲很像。
數字人的分類
服務型虛擬人的核心功能是為人類執行各種公共服務角色扮演。目前流行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媒體、電商、汽車、智能家居等行業,主要以虛擬主播和智能客服的形式出現。面向服務的虛擬數字人融合了AI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語音、面部表情、語音識別、自然語義理解等方面完全智能化。
基於身份的虛擬數字人的核心功能是社交娛樂,是真實人物形象在虛擬世界中的具體表現。目前已首先應用於遊戲、娛樂等領域,多以虛擬偶像或虛擬IP的形式呈現。比如我們常見的虛擬歌手洛天依和初音未來,就屬於基於身份的虛擬數字人。基於身份的虛擬數字人,幾乎和真人壹樣,不僅具有情感價值,還具有穩定可控的人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