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路門宋1孟浩然山寺鐘聲夜來2,我聽漁城人跌跌撞撞上渡船3。人們沿著沙灘來到江村,我也乘船前往鹿門山。不久,流明的月光穿透薄霧籠罩的樹木,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壹個古老的隱居處。茅草屋頂的門,松木小徑,孤獨,寧靜,只有陌生人來來去去。
註1流明:山名在湖北襄陽東南方,作者隱居於此。白晝微弱:白晝已經過去,夜晚已經來臨。3郁亮:地名,襄陽以東,離鹿門山不遠。於:我。5開煙樹:黃昏時分,煙霧彌漫山樹,景色朦朧。月亮升起後,照亮了山路。龐公:東漢末年的隱士龐德公,曾攜夫人隱居於鹿門山。7巖葉:洞穴之門。8遊任:隱居的人,指作者本人。
鐘聲從山上的廟裏響起,已近黃昏。郁亮輪渡很嘈雜,每個人都在忙著試圖過河。人們沿著沙岸走進江村,我也乘船回到了鹿門山。流明明月褪去了山川樹木的景色,我忽然到了龐公隱居的地方。洞內的石門和松林是如此的幽靜,只有隱士才能在此自由出入。
欣賞詩人夜歸流明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隱居之情。這首詩的特點可以用“孤獨”二字來概括。隱士生活,風景靜,心境靜。這只是壹幅用淡色墨水畫的畫。從藝術角度看,詩人自然地表達了內心的體驗,在閑適脫俗的隱逸中隱含著孤獨與無奈。筆法流暢自然,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