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於夫簡介

於夫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俞府穴別名5原點6穴名解7位置8俞府穴位置9俞府穴的選取10俞府穴的解剖10.1神經的分層解解剖10.2、 血管功效與作用11於夫穴12於夫穴主治證13針法13.1針法13.2艾灸法14於夫穴配伍15特效* * * 16文獻綜述17於夫穴研究進展

2英文參考shūfǔki27[中國針灸詞典]

Shùfǔ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k27[中醫藥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中醫術語委員會。中醫術語(2004)]

3腧穴概況舒府漢語拼音舒府羅馬拼音舒府美式英語譯名舒府

國家

壹代

編號中國KI27日本27法律

莫蘭特R27野夫R27德國N27英國K27美國Ki27於夫被命名為子午線點【1](shùfǔ[2]KI27).針灸經典。屬於足少陰[1]腎經。俞、金、腑、胸,腎經之氣由此入胸,故名俞腑[1]。俞府穴主要用於治療胸肺疾病,如咳嗽、哮喘、痰多、骨蒸潮熱、呃逆、嘔吐、胸中脹滿、不食、咳嗽、胸痛、厭食等,現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哮喘、呼吸困難、神經性嘔吐等。

4.俞府穴別稱俞府(同仁穴針灸圖解),輸於俞府(針灸甲、乙)。

5來源《針灸甲乙經》:咳嗽逆上氣,呼吸困難,嘔吐,胸悶,不吃不喝,郁腑主之。

6個穴位分別稱為、金葉、腑、胸葉,腎經之氣由此穴入胸,故名俞腑[1]。

余,余點,轉輸。房子,資本,大廈,胸部是肺的房子。這意味著它是朱昱的首都,經典從這裏進入咽喉。腎經的脈絡由血之靈匯聚於此,由足至胸,故名。這個點是任平脈搏的玄寂。玄寂有靈活輪換的意思。此穴命名為俞府,即與內府有關的俞穴,因為它促進此經之氣,而輸於內府。肺面向百脈,穴在肺之上,所有以俞命名的穴位都在肺之下,就像的首府壹樣。汙濁之氣自有舒,壹切舒也自有資本。而且喉為重樓之府,陰虛之脈循喉,載舌,腎氣入重樓之府。[3]

7胸[4]

8俞府穴定位標準:俞府穴位於胸部,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2寸處[2]。

俞府穴位於胸部,鎖骨下2寸,前正中線旁。仰臥取穴[1]。

俞府穴位於鎖骨下緣,距離胸部中線2寸[5]。

足少陰腎經中俞府穴的位置

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

俞腑穴在胸部(肌肉)的位置

俞腑穴在胸(骨)中的位置

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

9俞府穴的取法為仰臥位,取穴在鎖骨下緣、任脈旁2寸處。

俞府穴位於胸部,鎖骨下2寸,前正中線旁。仰臥取穴[1]。

仰臥位,胸骨中線與鎖骨中線的中點,取穴在鎖骨下緣[6]。

快速取穴:仰臥,可以摸到鎖骨以下的壹個凹陷處。在這個凹陷中,前中線旁開3指的點就是俞府[7]。

10俞府穴位置解剖俞府穴下的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鎖骨下肌。皮膚由鎖骨上神經的前皮支分布。有內動靜脈的前穿支。鎖骨上神經前支分布。鎖骨下肌起於第壹肋,止於鎖骨肩峰端,受臂叢鎖骨下神經支配。膈神經從頸叢發出後,在胸膜頂前內側,鎖骨下動靜脈之間,迷走神經外進入胸腔,在胸內動脈後下行,經肺根前部下行至膈肌。除支配膈肌外,其感覺纖維還分布於胸膜、心包和膈下腹膜。

10.1級解剖學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1]。

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8]。

10.2穴神經血管淺層有鎖骨上神經內側支;深層有胸神經和胸肩峰動脈的鎖骨分支[8]。

鎖骨上神經前支分布,內動靜脈前穿支穿過[5]。

功效與作用11俞府穴有止咳平喘、和胃降逆的作用。

俞府穴有宣肺平喘的作用[1]。

俞府穴用於治療咳嗽、胸脅脹滿,用於俞大解郁。具有宣肺理氣的作用。主治:咳嗽、哮喘、胸痛。[3]

12俞府穴主要用於治療胸肺等疾病,如咳嗽、哮喘、痰多、骨蒸潮熱、呃逆、嘔吐、胸悶、不進食、咳嗽、胸痛、無食欲等,現代俞府穴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哮喘、呼吸困難、神經性嘔吐等。

俞府穴主要用於治療胸肺等疾病。如咳嗽、氣喘、痰多、骨蒸潮熱、呃逆、嘔吐、胸悶、不飲食[1]。

俞府穴主要用於咳嗽、哮喘、胸痛、嘔吐、厭食等[8]。

俞府穴主要用於咳嗽、氣喘、胸痛;嘔吐和食欲不振[6]。

現代常用俞府穴治療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1]。

俞府穴主要用於咳嗽、哮喘、嘔吐、厭食、胸痛等[5]。

1.呼吸道疾病:支氣管炎、哮喘、呼吸困難;

2.消化系統疾病:神經性嘔吐、食欲不振;

3.其他:胸膜炎。

13針灸方法13.1針灸方法壹般偏0.3 ~ 0.5寸[1][5]。

斜刺或平刺0.5 ~ 0.8寸[6][8],局部酸脹[6]。

註意:此穴不宜刺深或斜向下,以免刺傷肺部[6]。

13.2艾灸可用[1][6][8]。

艾條灸3 ~ 5強;或者艾條灸5 ~ 10分鐘[5]。

艾條灸3 ~ 5歲,艾條灸10 ~ 15分鐘。

14俞府穴配伍俞府穴配合谷、足三裏,具有理氣降逆的作用,主要用於惡心嘔吐。

俞復配有風門、中復、舒菲和鐘山,用於治療慢性哮喘[6]。

郁附與天突、舒菲、豐龍等藥同用,治療咳嗽[6]。

15特效* * *定期按摩拍打俞府穴,可理氣散結,延緩呼吸器官衰老[7]。

16文獻總結《針灸A-B經》:咳嗽逆上氣,呼吸困難,嘔吐,胸滿不吃不喝。

循經取穴考證:久咳吐痰還可治骨蒸、女子血熱疹。

針灸取得巨大成功:治療咳嗽,嘔吐,喘息,腹脹,慢性胸痛和哮喘,艾灸有七個強大的影響。循經取穴考證:久咳吐痰,骨蒸,女子血熱疹。

17俞府穴的研究進展